守护好传统文化这轮“皓月”
又逢中秋圆月。那一轮银盘,宛若一个心灵容器,盛满了华夏儿女延绵不绝的情感、审美、哲思,涵养着中国人流淌在血液里的家国依恋、美好憧憬、幸福追求。过好这个传统节日,就在于品味这月光所氤氲着的精神、价值、能量,就在于延续这月光所牵引的传统之脉、文化之魂、民族之根。
文化是中秋的底色。这底色,在无数文人骚客的吟诵,是“能变人间世,翛然是玉京”的自然之美,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情感共鸣,是“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的生命感悟,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文化乡愁;这底色,在民间浪漫多彩的风俗,是祭拜月神的虔诚敬畏,是扎“兔儿爷”的天真童趣,是彩灯初上的热闹喜庆,是“嫦娥奔月”的悲情诉说。中秋佳节,生动体现着中华文明的独特风情,散发出中国精神的深层魅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达,通讯交通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的时空距离不断缩小,我们过节的方式已经与古人迥异:微信互动取代书信往来,旅游购物成为新的“民俗”,线上过节俨然节日风尚……团圆和相聚变得便捷,问候和思念不存障碍,商品和服务日益丰富,但与之相对的是,人们普遍觉得节日的味道淡了,甚至变味了。这归根结底,是弄丢了节日的文化之魂。没有文化的熏陶,没有精神的寄托,商业化、物质化、功利化自然趁虚而入,承载着民族镜像的中秋节,就可能变成“月饼节”、“购物节”,甚至“送礼节”。
失掉文化底色的节日是苍白的,不能延续文化的民族是悲哀的。在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的当下,在西方文化冲击传统价值的当下,在文化越来越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当下,我们尤需注重以节日为契机,弘扬传统习俗,传承民族文化,帮助人们找到精神的归属,找到民族的认同,找到前行的力量。对文化底蕴深厚的江苏而言,继承和发展传统优秀文化至关重要。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殷切期望。实现“社会文明程度高”,离不开文化的建设和积累,更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滋养和安顿。
守护好传统文化这轮“皓月”,需要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完美契合点,需要将传统文化里沉淀的人文情怀加以创造性表达,更需要来自不同领域个体与组织的共同努力、密切配合。可喜的是,近两年来传统文化潮流迭起,《中国诗词大会》爆红,“为你读诗”APP风行,古风音乐崛起,越来越多人渴望寻找民族的文化归属感。在江苏,从“文脉整理与研究工程”的启动,到重大艺术活动的纷呈,从精品戏剧的轮番登场,到民间风俗的精心呵护,越来越多的载体和平台让传统文化可亲、可近、可感。只要不断地输送营养,传统文化也似古树发新枝,赢得更广阔的生长空间。
明月如镜,照见过去,也将照亮未来。中秋蕴含的文化精粹,是时光积淀的珍宝,是民族基因的表征。知晓来路,方有去路。让我们在这旖旎的月光下,赓续传统、大步前行。(颜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