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旅游发展助力脱贫奔康

2016-12-26 00:55    点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美丽中国要靠美丽乡村打基础,发展生态旅游经济、建设美丽乡村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要把扶贫开发与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的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平昌县地处秦巴山区,是脱贫攻坚主战场,也是旅游资源富集地,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充分发挥旅游扶贫的独特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才能实现旅游脱贫、旅游富民、旅游强县、旅游奔康。

创新规划引领,明晰旅游扶贫的目标定位。旅游产业的综合性高度契合了扶贫脱贫的系统性,既兼顾了贫困群众加快发展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的物质生活需求,又融合了农村弘扬乡风文明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精神追求。应坚持“旅游+”的发展理念,坚持全域规划、全域景区、全域旅游,把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贯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有机统一林业、水务、农业、交通等专项规划,确立旅游规划布局。大力实施“旅游+产业新态”“旅游+美丽新村”“旅游+文明新风”行动,景城融合、产城融合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工业旅游推进新型工业化,景区、园区、社区“三区”同建发展现代农业,新村即景区、新居即景点推进巴山新居建设。在“旅游+”基础上,进而推进向“各行各业+旅游”转变,使旅游扶贫开辟出转型发展、绿色崛起的崭新路径。

创新投入机制,突破旅游扶贫的瓶颈制约。旅游扶贫的突出特点是市场机制,突出优势也是市场机制。相对于财政支持和社会援助等扶贫方式,旅游扶贫中市场对资源配置的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基于旅游扶贫的市场特征,应积极探索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为主、其他投入为补充的多元投融资渠道。创新财政投入,整合部门专项资金用于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创新政策投入,出台旅游产业扶持政策,设立旅游发展专项基金支持旅游产业发展。建立旅游产业融资平台,推进市场化配置资源。

创新民间投入,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探索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户”“协会+农户”“电商创业园+特色产业园区(农户)”的旅游扶贫合作模式,引导私营经济、个体经济投资开发旅游、经营旅游项目,实现景区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营市场化,切实破解旅游扶贫的投入瓶颈,确保旅游产业办得起、推得开、见到效。创新产业布局,扩大旅游扶贫的关联效应。乡村旅游不是孤立产业,牵一发而动全身,以吃住行、游购娱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能有效促进客运物流、农产品生产加工、酒店餐饮服务等各行各业链式发展,实现农村脱贫从依靠低附加值的传统农业向依靠中高附加值的新型工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转变。这种产业式扶贫,就是乡村旅游产生的蝴蝶效应,奠定了农村长效脱贫的坚实基础,农民收入由线性增长变为几何增长,贫困人口能迅速脱贫甚至直接致富。要坚持抓三产促一产带二产,把旅游元素植入工业园区和产品加工基地,发展工业旅游,推动新型工业与旅游业互动共融。注重农旅融合,以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等为引领,兴建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基地,使农村群众从事旅游服务的直接劳动收入、兴办旅游实体的经营收入、旅游产品的电商销售收入、旅游合作股权股本的非劳动性红利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创新管理机制,强化旅游扶贫的人才保障。管理出效益,管理出生产力。应通过创新旅游资源一体化管理机制,推动各级景区管理规范化、精细化。比如在平昌,我们就设立旅游景区管委会,高度扩权赋能,每个旅游景区由一名县级领导干部兼任管委会党组织书记,把熟悉旅游工作的同志安排到旅游重点乡镇任党政一把手。同时,从相关部门抽调得力干将到景区工作,组建旅游发展中心,从组织机构和专业人才两个方面建强旅游扶贫从业组织,壮大旅游扶贫骨干力量。创新管理还需要推进旅游行业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建立旅游数字化管理平台,打造旅游服务咨询、旅游电子商务、旅游营销综合服务体系。要加强旅游人才培养,启动乡村旅游人力资源培育计划,以旅游扶贫村第一书记、致富带头人、旅游经营大户、返乡创业人员为重点,通过外派观摩、脱产学习、农民夜校等培训渠道,分级分类开展培训,强化旅游扶贫的人才支撑,不断提升旅游从业人员服务水平,为旅游扶贫和旅游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作者系平昌县委书记  蒲开文)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