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旅游+扶贫”去年带动1.1万人增收脱贫
精准扶贫在乡村旅游路上结硕果
全市“旅游+扶贫”去年带动1.1万人增收脱贫
精准扶贫在乡村旅游路上开新花结硕果。我市通过顶层设计旅游扶贫规划,确定旅游扶贫重点,突出特色、错位发展,不断推进扶贫开发与乡村旅游有机融合,拓宽贫困农民增收渠道。去年,全市乡村旅游共接待3000余万人次,收入达30亿元,带动周边1.1万人增收脱贫。
绿树掩映下的朴素民宿、星罗棋布的农家乐、各具特色的农事体验区……在脱贫攻坚战中,乡村旅游成为不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法宝。去年,我市安排乡村旅游扶贫资金60万元,完成7个重点贫困村脱贫攻坚任务。在完善贫困村旅游基础设施的同时,我市突出产业培育,增强“造血”功能。其中,肥东县松王村、许井村改建闲置农房,建设了民俗馆、村史馆;肥西县光明村、肥东县三河村、庐江县分水村,大力发展桑蚕产业游、蔬菜采摘游、茶叶采摘游等特色旅游产品;庐江凤桥社区建设了950亩生态农业扶贫产业园。在此基础上,我市在扶贫村景点建设基础上,指导各村建设精品农家乐。为提高贫困村乡村旅游质效,我市还为各村培训旅游讲解员,指导编写旅游导游词,提高贫困村旅游服务能力。
进乡村寄情乡愁,入田野拥抱自然。打造全民参与的乡村旅游扶贫产业链,离不开项目支撑。我市通过挖掘乡村旅游资源,依托项目建设,大力发展乡村度假旅游、现代农业旅游、乡村生态旅游、乡村文化旅游,进一步拓展了旅游扶贫和农民就业的空间。去年,合肥半汤创建成全省首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汤池、紫蓬山等度假区也提升了旅游品质,带动了我市乡村度假旅游蓬勃发展。长丰草莓、大圩葡萄等农产品有口皆碑,赢得游客纷至沓来,体验现代农业旅游。在三十岗桃花节、非遗园樱花节、半汤郁金香节,浪漫花海、森林生态旅游节等特色休闲活动的带动下,乡村生态游呈现火爆局面。同时,以三河古镇、洪家疃等传统文化体验游为代表的乡村文化旅游渐成时尚。这些项目在集聚人气的同时,为贫困户带来了增收脱贫的希望。
精准扶贫既然“扶上马”,还要“送一程”。为此,我市实施结对帮扶,推动旅游扶贫共推共建,实现脱贫可持续。据介绍,我市旅游部门在开展“百企百村”结对帮扶工作中,组织10家星级旅游饭店与重点贫困村结对,定点采购贫困村的农副产品。此外,我市还组织8家旅行社参与到乡村旅游产业谋划,马郢社区成功创建成为我省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另外,长丰非遗园结对青松岭基地,每年给基地输送游客不少于3万人。
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我市旅游扶贫的重头戏。记者采访了解到,今年,我市将加大乡村旅游保障力度。目前,全市500万元乡村旅游扶贫资金已经下发至各县(市)。在加大扶贫村道路建设力度的同时,我市加大厕所革命力度,将新建改造厕所48座。此外,我市将把7个已经通过“八个一”工程验收的旅游重点扶贫村创建成A级旅游村庄;对新确定的10个市级扶贫村,全力助其完成“八个一”建设任务。(方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