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视野 国际标准 全面提升城市能级水平

2017-09-14 07:00    点击:    

全球视野 国际标准 全面提升城市能级水平

成都科学城一角

全球视野 国际标准 全面提升城市能级水平

成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

  刚刚闭幕的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今后五年,全市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城市能级水平体现城市价值,决定城市在全球竞争格局中的影响力、辐射力和集聚力。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肩负国家使命、体现国家意志、代表国家形象、引领区域发展,必须增强“五中心一枢纽”支撑功能。当前,全市上下撸起袖子加油干、心无旁骛抓落实,一张蓝图绘到底,加快把新发展理念转化为城市建设发展的生动实践。

全球视野 国际标准 全面提升城市能级水平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西部经济中心

  构建高端高质高新现代产业体系 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高端和价值链核心

  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12年基础上实现“两个翻番”的发展目标;到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1万亿元……“确立这样的目标科学合理,保持7.5%—8%的发展速度,契合成都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和经济规律。”市发改委主任杨羽表示,在发展中以项目投资调优结构、以招商引资做大增量,既保证了中高速的经济增长,又为调整结构、转型升级、促进新旧动能转换留下了空间,确保经济保持中高速、产业迈上中高端、动能实现新转换,切实做到了提速不换挡、调速不减势。

  产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命脉,增强西部经济中心功能,制造业该如何发展?按照规划,我市将要深入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以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为方向,深度融入国际分工体系,加快建设国家制造强市。同时,按照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和城市功能分区,科学定位20个工业园区、10个工业集中区的产业方向,制定园区产业发展目录和规划建设导则,推动优势产业、优秀企业向特色园区集中,引导优质资源配置向特色园区倾斜;促进集群化发展,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汽车制造、食品饮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五大支柱产业,加快发展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五大优势产业,积极发展人工智能、精准医疗、虚拟现实、传感控制等未来产业,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其中,作为天府新区核心承载区的双流,将通过扩展“产业宽度”,做优做强特色产业集群、紧扣“投产强度”,依托中电子、中电科等项目,加快建设成都芯谷,打造千亿级新兴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依托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和扬子江等项目,打造千亿级生物产业集群;依托国际航空动力小镇和中唐空铁、成都国铁等项目,打造百亿级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依托通威太阳能、中建材等项目,打造百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

  加快西部经济中心建设,将给成都带来更大发展机遇,而成都也正以融入全球产业链高端和价值链核心为导向,构建以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为核心的高端高质高新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建成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城市、国家服务业核心城市和国家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城市,不断扩大经济影响力、区域带动力和环境吸引力,加快建设面向亚欧、辐射西南的经济中心。

  【西部科技中心

  加速融入全球科技创新体系 全面提升城市创新力创业力创造力

  增强西部科技中心功能,党代会提出,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等创新要素集聚优势,深度推进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共建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研发平台、一流产业基地,加速融入全球科技创新体系。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大力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催生新经济快速成长,全面提升城市创新力、创业力、创造力。

  在“西部创新第一城”一线,总投资达114亿元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部国际创新港正加快建设,北航多个院士团队将陆续进驻,围绕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与成都开展深度合作。以北航西部国际创新港为代表,在成都的“创新地图”上,科研院所高校、“国字号”重点实验室可谓星罗棋布,其中有四川大学、电子科大、西南交大等56所高等院校,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等国家级科研机构30余家,两院院士33名。

  “切实增强‘五中心一枢纽’支撑功能,市科技局将把握‘时’与‘势’,进一步增强西部科技中心功能,全面提升城市创新力、创业力、创造力。”对此,市科技局局长卢铁城分析,我市将统筹各方力量,支持四川大学、西南交大、电子科大、西南财大等在蓉高校加快建设世界“双一流”大学,支持中科院成都分院、西南物理研究院等创建世界一流科研机构,加速融入全球科技创新体系。同时,深化环高校院所知识经济圈、大学科技产业园以及创新创业聚集区建设,加快培育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和新产业,促进新经济培育发展。

  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我市还将加快建设新型科研机构和中试基地,重点依托高校院所优势学科和创新团队,结合我市重点优势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需求,建设一批多元投入、市场驱动、实体运行、机制灵活的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加快科技成果孵化和转化。

  坚持把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我市还将大力开展招才引智和国际先进科技项目,对接我市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需求,重点引进国际领先科学家团队、国际科技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快引进北大、清华、斯坦福等国内外知名大学以及世界500强企业研发机构在蓉设立研发中心,加快聚集高端创新资源和高端人才(团队)。

  【西部金融中心

  增强五大核心功能 全面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西部金融中心

  增强西部金融中心功能,党代会提出全面构筑现代金融产业集群和支撑体系,强化金融要素市场建设,加快发展新兴金融业态,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增强 “资本市场、财富管理、结算中心、创投融资、新型金融”五大核心功能,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全面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西部金融中心。

  增强西部金融中心功能,成都干劲十足、信心百倍。在成都金融城打造的国内首个金融业创新创业载体——金融梦工场内,多个入驻的金融创新发展团队正在快速聚集发展,形成了科技金融、大数据、金融创新等领域的生态圈。金融梦工场仅是成都建设西部金融中心的一个代表。据市金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已经是中西部地区金融机构种类最齐、数量最多的城市,成都的银行存款余额、贷款余额、证券交易额、保费收入,以及金融后台数量等方面,在中西部遥遥领先。

  据市金融办主任梁其洲透露,下一步,我市将增强“资本市场、财富管理、结算中心、创投融资、新型金融”五大核心功能。在资本市场方面,将用好境内外资本市场,推动更多企业到境内外资本市场去上市、融资。在财务管理层面,引进境内外优秀的财务管理机构和模式。同时要成立结算中心,采用新型金融服务模式,通过金融创新,推动经济转型发展。

  在创投融资方面,我市将制定相关政策,吸引创投机构聚集成都。而在新型金融方面,将着力打造成中国西部的先行区,通过金融创新来推动成都经济的转型升级。

  【西部文创中心

  发展新兴文化产业

  着力将文创产业融入古镇

  增强西部文创中心功能,是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一环。党代会提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巴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塑造城市精神,丰富文化供给,建设蜀风雅韵的历史文化名城、开放包容的现代文明之城、享誉全球的文化创意之城,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全面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凝聚力、创造力,为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奠定坚实基础。

  一座城市,因何而立?不仅在于其“硬件”的强大和完备,更在于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印记。有了城市文化的根和魂,所展现的“软实力”必将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向世人散发着独特的吸引力。涵养城市文化,传承历史文脉,激发文化创造,共建精神家园——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西部文创中心功能,成都正加快向世界文化名城迈进。

  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既是对悠久成都历史文脉精髓的萃取,也是对成都文化发展坐标和愿景的标定,充分彰显出了城市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自强。

  谈及如何发展天府文化,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认为,要深入研究阐述天府文化中包含的中华核心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繁荣创作,推出天府文化的艺术精品,满足城乡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生活;要激发天府文化活力,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并推进传统文创产业创新升级;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与创意设计融合发展,传承天府历史文脉;要塑造天府文化风范,加强天府文化传播,扩大城市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天府文化的国际辐射力和影响力.

  当下,无论在成都还是全国各地,古镇的市场化竞争已经白热化,古镇的发展转型已经迫在眉睫。“洛带古镇作为西部客家第一镇,将致力于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创产业融入古镇,带动转型。”龙泉驿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相关产业引导政策正及时跟进,希望通过“六大工程”的实施,到今年底,市民来洛带镇,从视觉感官、旅游体验、餐饮美食等各方面,都能够体会到文创为古镇带来的全新变化。按照四川省特色小镇建设行动对洛带古镇的定位,力争用三到五年的发展,使洛带古镇成为西部客家文创小镇。

  【西部对外交往中心

  打造国际机构聚集的开放高地 加强与知名国际城市开展交流合作

  增强西部对外交往中心功能,是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一环。党代会提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充分发挥国际机构和世界500强企业集聚优势,大力拓展对外交往渠道,全面提升国际交往便利度和交流合作紧密度,增强国际资源要素的吸附力,建设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和国际友好往来门户城市。

  为此,成都将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充分发挥国际机构和世界500强企业集聚优势,大力拓展对外交往渠道,全面提升国际交往便利度和交流合作紧密度,增强国际资源要素的吸附力,建设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和国际友好往来门户城市。

  成都将持续聚集哪些国际机构?“我们将加强与联合国机构、C40城市气候领导联盟等国际机构的联系,大力支持更多国家和地方政府来蓉设立商务代表处。”据市外事侨务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与此同时,将推促更多的领事机构入驻成都,推进成都领馆区建设,将成都打造为国际机构聚集的开放高地。

  成都将怎样扩大国际“朋友圈”?截至目前,成都有33个国际友好城市,44个友好合作关系城市。市外事侨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友城建设将注重提质增量,加强与知名国际城市开展交流合作,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匹配的友城;争取邀请更多外国政要、知名人士来蓉访问,推动出访团组与重大招商引智项目相结合。

  成都将如何涵养国际人脉资源?“我们将继续用好国际友城留学生和公务员奖学金,充分发挥现有14个‘海外成都’工作站的作用,加快成都‘侨梦苑’建设,建设‘海外华人华侨创新创业学院’,为成都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涵养和培育广泛的人脉资源。”市外事侨务办相关负责人说。

  成都将如何吸纳国际智力促进城市建设发展?“我们将以成都市政府国际咨询顾问团和国际友城市长创新论坛‘一团一会’为抓手,为成都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该负责人表示,将加强与国际友城的交流合作,持续扩大“成都创交会”国际影响力,持续开展外籍人士“家在成都”工程,“我们将明确发展目标,以更有力的担当、更务实的举措、更积极的作为,助推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

  【综合交通通信枢纽

  未来五年 交通投资额将达到2300亿元

  “目前,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综合交通规划将成都定位为全国重点打造的四个综合交通枢纽之一。”市交委主任刘兵介绍,成都将实现铁路、高速公路、航空三箭齐发,建成国际空港枢纽、国际性铁路枢纽、国家级高速公路枢纽,切实增强综合交通通信枢纽功能。“未来五年,成都交通投资额将达到2300亿元,超过过去15年的总和。”

  全面提升对外交通互联互通水平,成都将加快建设国际空港枢纽。“双流机场正在进行扩能改造,明年上半年将改造完成。”刘兵表示,根据机场的航空业务量预测,其2015年旅客吞吐量为3800万人次,而实际吞吐量达到4224万人次,航站楼等设施已达到设计容量。刘兵介绍,双流机场扩能改造主要包括,新建52个机位及配套设施,新增38个C类机位和14个E类机位。明年上半年改造完成后,双流机场的各类停机位总量将达到225个,航站楼面积达到51万平方米。届时,将能够满足6000万人次旅客吞吐量的运输能力。

  随着西成客专的开通,成都通往华北的通道更加高效。除了即将开通的西成客专,未来五年我市还将密集开通多条高铁。京昆高铁蓉昆段已经启动修建,成都至自贡段今年内即将开行,成都至昆明全线预计2020年开通。未来,成都至重庆1小时高铁交通圈、至西安等相邻省会城市4小时高铁交通圈,至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8小时高铁交通圈将正式形成。

  高速公路作为支撑综合交通通信枢纽建设的重要一环,未来将如何建设呢?“确保成安渝高速、三绕南段在年内建成通车,成彭高速扩容提升在明年完成。”刘兵介绍,在2019年三绕东、西段,天府国际机场高速将建成通车,2020年三绕北段建成通车,2021年成安高速(成都段)、成绵高速(成都段),成温邛高速扩容改造将完成。到2021年,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达到1380公里以上,形成覆盖全域、畅接全省、辐射中西部、通达全国的“三环十五射”高速公路网络。

  本报记者 杨彩华 胡清 宋妍妍 田程晨 本报摄影部供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