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产业发展需要全球视野数字产业应为先导产业
大连产业发展需要全球视野
数字产业应为先导产业
本报记者张建
在“2049城市愿景系列论坛活动”之面向2049的大连产业发展论坛上,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博士肖作鹏就大连产业转型与新经济发展路径,给予了专业建议。
产业现状:传统产业和外资企业仍有优势 创新经济刚起步
在肖作鹏看来,作为东北第一城,大连放在全国范围内,仍面临着产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性动力挑战。其中包括,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提升,科研产出尚待提高,门户优势和物流贸易地位不强等。
根据肖作鹏的分析,对外输出的产品和服务是衡量一座城市价值的重要指标,大连的战略新兴产业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大连对外提供较多的是初级产品及重工业品,输出数量排在前三位的是原油加工、发电、粗钢,而青岛这一指标则为彩色电视机、智能电视、家用电冰箱,上海则是燃料油、钢材、合成橡胶。
肖作鹏还指出,大连产业空间总面积大,分布比较散,有些效率不高。特别是一些园区存在功能不明确,单个园区主导功能过多,园区内功能同构等问题。
发展策略:放眼全球 优先发展优势产业
大连有着良好的产业基础。肖作鹏表示,参考其他城市转型之路,大连的腹地有限,需要采取全球开放策略,融入到全球和区域供应链的深入合作网中。尽管大连现在也有境外产业园区,但缺乏顶层设计,缺乏从国家层面的标准互认,这些走出去的企业孤立不成团。建议以优势产业、国企为主,推进全球化布局。以高端装备、能源化工、汽车及零部件、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优势产业推进全球化布局、第三方市场合作、全产业链输出,加快实现大连本土企业抱团走出去。更重要的是,深化国际产能合作,形成面向全球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的网络。建议大连重点推进与日本的技术、资本合作。
大连的科研基础较好,建议依托现有的学科优势凝聚知识驱动核,优先发展优势产业。同时,利用数字产业的融合性,再激活大连产业链。
此外,大连应该加快争夺新的产业发展空间,全面利用新技术、新模式,并且通过营商环境和科研环境的提升,抢占人才及科技资源。
布局建议:1+4+N 1先导4支柱
根据大连的实际情况,肖作鹏对大连产业布局给出了建议:1+4+N。1是先导产业,即数字产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4是支柱产业,即海洋产业、先进装备与智能制造、生物医药与生命健康、新能源。对此,肖作鹏表示,提出这一产业布局,主要是由于大连这些产业链的上中下游都有完整的环节、科研资源和企业,同时还有相应的境外资源。
肖作鹏认为,产业发展需要组织、环境、资金、制度、创新培育、国际合作和人才支撑等多维度的保障,因此,产业规划需要众多部门参与合作,要在共同讨论后,产生共识,自然资源只是其中一个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