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粮食安全端好中国的饭碗 要有底线思维和全球视野 | 中国世界观.010

2020-07-23 15:01    点击:    

本期主题:全球疫情持续,引发粮食安全担忧,中国人的饭碗会不会受到威胁?中共中央政治局日前召开会议首次提出“六保”,对其中的“保粮食能源安全”应作何解读?在此方面有何良策?

本期微评:疫情防控新常态下,全党全国更要重视粮食安全问题,要有底线思维、居安思危,加快建立具有全球视野的粮油全产业链国家战略。对外要提升我国国际粮油议价权和话语权,掌握国家粮食安全主动权。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好地维护世界粮食安全;对内要健全我国粮食安全储备体系,提升粮油储备效能。

特约评论人:骆沙鸣全国政协委员、台盟中央常委、泉州市政协副主席

本期责编:张宁锐 江虹霖

blob.png

(图源网络)

《中国世界观》评论栏目由中国网原创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粮食安全始终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2019年底我国发表了《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表明中国的主粮基本自给,在粮食主产国中库存占消费比例全球最高,可见我国总体上粮食安全。但去年国内外自然灾害频发,必定波及粮食“产购储加销”等各环节,加之当前受疫情和海外蝗灾等因素影响,部分国家限制粮油出口可能引发国际粮食紧张,也会间接传导到我国粮食安全体系。在立足国内保自己的饭碗、装自己的主粮并能吃饱的前提下,适当进出口粮油,有利于有效调剂国内粮油产品的余缺,也有利于深化国际粮油的交流合作与分工协作。

粮食安全事关治国安邦、执政为民大事,来不得半点敷衍。近日,党中央再次强调要做好“六稳”基础性工作,确保“六保”任务完成。当前抗击疫情和春耕复种并举并重,面对百年未遇世界大变局和疫情防控新常态下,全党全国更要重视粮食安全问题,注重粮种、种粮、储粮、节粮,优化调整粮食结构,要有底线思维、危机意识、居安思危、化危为机,加快建立健全我国粮食安全体系。积极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是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必然要义,将推动中国成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绿色发展的国际粮食安全治理体系的参与者、贡献者、分享者、引领者。

具体应该从五方面考虑:

建立粮油全产业链国家战略

应建立全球视野的粮油全产业链国家战略,在立足国内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注重运用粮食的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公共突发事件,要有底线思维,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提高耕地质量,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做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和品牌化标准化生产的工作,延伸粮油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建设粮食产业强国。在大疫灾害之后仍能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和口粮绝对安全。全面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积极参与全球食物安全和贸易的管控与治理,提升我国国际粮油议价权和话语权,牢牢掌握国家粮食安全主动权。

“走出去”开展农业投资

在落实“一带一路”建设倡议的过程中,要积极支持有条件的民企“走出去” 到有需要的国家和地区开展农业投资,推广粮油生产优良品种和先进“种保植”“产加销”经验,提高国外的设施农业、智慧农业、休闲农业、精致农业、节水农业水平。紧急情况下力所能及地提供对外粮食援助。

维护多边贸易体系,要争取与发展中国家共同推动“基于粮食安全目标的公共储备支出”免于削减范围。推动WTO总规则的改革,在WTO谈判中积极争取我国“微量允许”的支持在不同品种之间的融通,允许我国等人多地少的国家对于小麦和水稻等基本口粮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应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更好地维护世界粮食安全,展示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建设“海上粮仓”

建设“海上粮仓”,种“粮”于海、产“米”于海、存“粮”于海。设立“海上粮仓”建设投资基金,引导各类投资主体参与建设“海上粮仓”;在“海丝”沿线主要入渔国建设若干综合性渔业基地和境外养殖基地。加快发展东盟、南盟、非盟远洋渔业项目,推动建设一批规模较大、实力较强、信誉度高的现代远洋渔业企业,支持远洋渔业企业在境外上市融资。落实责任渔业制度,重塑国际渔业形象。大力改善国民食品消费品结构和饮食习惯,统筹粮食安全以及绿色海洋发展。重视和加强海丝沿线农渔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工程建设,在海丝沿线主要入渔国建设若干综合性渔业基地和境外养殖基地。

引导“藏粮于民”

真正落实“藏粮于技、藏粮于地、藏粮于民”。建设“智慧粮食”,加强农业保险,健全我国粮食供求预警预案,理性引导粮油市场的预期,推动粮食企业信用监管体系建设。推广应用好科技特派员制度,共同推动粮食生产技术集成创新,提高农业生产力,加大生物技术投入,利用科技手段有效降低库存粮的损耗量,真正“藏粮于技”;加大我国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修复和涵养地力,打好“净土保卫战”,将部分粮食储备投入转化为生态补贴,解决休耕期、轮耕期农户收入受影响的问题,使疫情后能够迅速反弹恢复粮食生产,真正“藏粮于地”;将我国粮食收储与价格支持政策分离,强化支农惠农导向,做好粮食生产环节、中间流通环节到最终消费环节的系统化保障。形成优质优价的粮食价格局面,分散粮食储备于农户,补贴种粮大户和直补粮食加工大户应急粮调配保证金,引导“藏粮于民”。

活化“钱袋子”撑好“米袋子”

实行保量放价和价补分离,提升我国粮食竞争力。多元多种进口粮食调剂粮食结构短板,强化粮食产销合作,构建线上线下粮食交易平台,缓解居民粮食消费结构升级和粮食生产结构矛盾。加快建设高标准“绿色粮仓”,建立完善国际、国内、省际、市域间粮油储运对口调配支援网络和机制,提高粮食应急保障能力和抵御粮食市场风险能力,确保关键时刻我国粮食调得出、用得上。健全我国粮食安全储备体系,提升粮油储备效能。可由国家监委、审计、发改等参与的专班组,对各地中粮仓储进行实地储备粮库存大盘点督查。

活化“钱袋子”撑好“米袋子”,优化与国际规则相适应的农业补贴政策逐步扩大,“绿箱”和“蓝箱”支持政策实施规模与范围。建立健全我国多层次的农业保险的再保险体系,探索完善与巨灾保险相结合。政府可设立政策性再保险公司,其可探索将再保险产品设计成农业再保险证券,并投放到市场募集农业再保险支持资金,扩大农业保险的资金来源。健全与乡村振兴相适应的农业补贴投入保障与管理制度。

利用海南自贸港自由、便利化程度高、税收优惠等特点,发展国际粮油离岸贸易,在中国海南自由贸易港建立错位发展的贸易型、加工型、服务型的粮食经济产业链、价值链,更好地融入和引导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粮食配销中心。

综合推动粮食安全治理现代化

做好新一轮《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21至2030)》和《全国种植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推动我国粮食安全治理现代化。基于我国粮食供需结构性失调和和生产成本不断上涨,以及国内外粮价差加大等现实状况,逐年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建立完备系统的农业科技和推广教育体系,重视基层乡镇种植业种苗库建设,强力推进“减肥减药”,合理应用轮耕休耕,提高耕地质量和优化农粮质量与结构。加快《粮食安全保障法》的立法工作和修订出台《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使我国粮油“产购储加销”有法可依,有标可循,建设法治粮食和依法治粮。建设“智慧粮食”,加强农业保险,健全我国粮食供求预警机制,建立有效应对新时代粮食安全挑战的预案。增强全民粮食安全忧患意识,鼓励“光盘”行动,节约用粮,做好库粮的节粮减损科研创新工作。要进一步推动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上新水平,加强粮食作物病虫害疫情监测防控,确保粮农生产生活健康安全和更有尊严、更多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blob.png

推荐阅读:

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可将中国产业链撇开或替代 | 中国世界观.001

贾康:中国政府不宜向全体老百姓直接发现金丨中国世界观.002

警惕中国抗疫物资问题被政治化 | 中国世界观.003

全球化或放缓但不会停滞 他国想“转移”中国产业链不容易丨 中国世界观.004

放任的"群体免疫"愚蠢 压制疫情政策要合适有度 | 中国世界观.005

非洲兄弟不会被恶意挑唆蒙眼 中非友好经得起历史检验丨中国世界观.006

医者仁心与人道主义同向 中医药未来必然更加国际化 | 中国世界观.007

适时恢复“台湾省”称呼 理性回应国际关切坚决遏制“台独”| 中国世界观.008

疫情后可能加剧产业链区域化 中国决不可掉以轻心 | 中国世界观.009


抓粮食安全端好中国的饭碗 要有底线思维和全球视野 | 中国世界观.010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