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导演杜月刚和他的“微电影组合体”
中国网讯(时晓梅)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迅猛发展的时代,不同文化频繁交流,观念激荡俯拾皆现。超越国界的有形限制,让文化交流互鉴为人类进步提供精神助力,成为鲜明的时代特征。中国顺应时代潮流,睁开眼睛看世界,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促进文化相互借鉴。中国积极开展对外文化沟通交流,保持着对自身文化的自信、耐力、定力。中华文明一脉相承延绵5000多年,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为人类文明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如同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所看到,“中国最强的软实力根植于自身文化之中,后者曾深刻影响了西方文化”。
随着近些年来对自身文化的自信和对西方文化的反思,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传统文化对于当代中国精神的凝聚与培育作用。一些综艺节目和影视作品掀起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潮。文艺工作者和影视剧创作人也在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积极进行体裁研究,创新艺术表达形式,为彰显中国民族精神,展示中国文化自信做出了突出贡献。
而早在2000年,由著名导演杜月刚发明与创作的一部影视新门类代表《日出日落》就诞生了。那种形式被称为散点剧,也称微电影组合体。它以“形散神聚”的手法,用一条主线串起6个不同的生活事件。它以东方特有的“散点透视”与西方“焦点透视”相对,使电影的核心主题更具张力和渗透力,开创了影视剧结构的全新模式,也在此后的电影拍摄中被广泛采用。此剧的结构与形式如同我国的国宝画卷“清明上河图”。《日出日落》也由此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段及重要时段反复播出,称为央视至今播出次数最多的电视剧之一。它的理念与形式被北京电影学院纳入教材。创始人杜月刚导演也多次被邀请针对此文艺创新形式进行学术演讲。
虽然曾多次获得“飞天奖”、“五个一工程奖”、“金鹰奖”等奖项,知名作品也好评不断,如《李自成—巾帼悲歌》、《走出黄土地》、《奥运福娃》、《哈斯尔的秋天》等。但作为导演本身,杜月刚对作品的成功并未表现出任何骄傲和自满。他坚信,最好的尚未到来。他沉溺于艺术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不断尝试对艺术创作的“沉浸式”思考,多次在电影中扮演角色来更好地理解和展示艺术主题。勇于和善于突破常规,潜心研究各类电影的拍摄和制作手法,从观众的心理视角和环境的渲染力进行创新和创作。
文化自信为影视工作者注入了底气和灵魂,而艺术形式的创新更是为时代精神的彰显指引了道路,书写了新篇章。我国的文化自信不仅表现在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上,还表现在创新能力之上,正是因为有诸如杜月刚此类的影视艺术家,以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影响力进行创作和表演,才能使民众通过各式各样的艺术形式共同参与到振奋民族精神的伟大事业中去。因此,当代影视艺术家们应致力于讲好中国故事,创造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又符合世界进步潮流的优秀影视作品。中国人独特而悠久的精神世界,让中国人具有很强的民族自信心,也培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中国以自身的实践告诉世界,只有坚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和发展前景的信念,坚守全社会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一个国家才能持续发展、不断进步。
(责编:胡琳(实习生)、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