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蓝皮书"发布 助力青岛向影视新高地迈进
2019-03-01 11:06 点击: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中国社会学会秘书长、教授谢寿光
文/半岛全媒体记者 孙丰欣 肖玲玲李晓哲 图/半岛全媒体记者 孟达
6月15日,在首届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上,由北京电影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电影蓝皮书:全球电影产业发展报告(2018)》(以下简称“蓝皮书”)发布会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召开。这是青岛作为荣膺世界电影之都后,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人文社科智库平台面向全球推出的首个智库研究成果。“蓝皮书”的推出,有助于青岛更好地融入全球创意城市网络,集聚全球创意资源,实现影视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向世界影视新高地迈进。
“蓝皮书”指出,近年来,随着中国影院建设的提速、影院银幕的增多,电影得到不同年龄段和不同类型观众的接纳与欢迎,尤其是拥有高消费力的年轻观众。自2006年以来,中国电影票房急剧增长,自2012年起成为全球第二大票房市场。2017年,中国以30%左右的平均增长速度领跑全球市场,票房为559.11亿元人民币,和2016年相比,票房增长13.45%。
从2017年单日票房表现来看,中国电影市场全年有122天超过北美票房,而在2016年只有62天。从档期来看,中国电影市场高票房日期主要集中在春节档、情人节档、五一档、暑期档、国庆档和元旦档。中国电影市场正在向百亿美元票房规模挺进,预计在2021年达到107亿美元。
从全球来看,北美和欧洲地区电影票房近年来增长已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而亚太和拉丁美洲地区则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新兴市场成为带动全球票房增长的重要力量。统计显示,2005~2017年北美地区电影票房复合增长率为1.95%,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为2.40%,亚太地区为9.14%,拉丁美洲地区为9.86%。亚太地区自2013年起取代北美成为全球最大票仓。从地区结构上来看,2017年,亚太地区票房占全球票房的39.4%,北美地区占27.3%,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占24.9%,拉丁美洲地区占8.4%。
从电影产业规模指数看,中国可谓世界电影产业增长的引擎。尽管目前仍位居世界第二,但是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赶超美国指日可待。从电影产业效益指数看,韩国、日本最为强势,中国基本上垫底。从本土电影竞争力指数看,目前中国的国际票房占有率和国际电影获奖等情况不佳,亟待借助“一带一路”等走出去,并通过提升电影质量扩大世界影响力。
在数字制作、发行和放映技术的支撑下,全球影院业实现了转型升级,凭借优秀的电影内容和先进的呈现技术,重新吸引电影观众走进影院观影。统计显示,在2017年全球票房收入百强电影中有33部3D电影,合计票房占总体的53.81%。
传统电影消费模式正在逐渐被瓦解,取而代之的是“数字化”和“在线化”的电影消费。2016年美国电影数字视频收入已经赶上票房收入,2017年更是大幅超过了影院票房收入。网络点播的快速发展,或将在未来十年内终结全球电影产业的白银时代,数字电影和网络观影成为大众主流观影方式,影院业则沿袭3D、PLF乃至VR等注重体验的发展方向继续转型升级。
记者专访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中国社会学会秘书长、教授谢寿光: 中国电影要掌握话语权,发出自己的声音
6月15日,半岛记者专访了电影蓝皮书出版方、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中国社会学会秘书长、教授谢寿光。他评价说,在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期间、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发布这样一本蓝皮书意义深刻。谢寿光告诉记者,“目前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三年后还可能成为全球第一。但我们在电影领域的研究还不足,在话语权方面也是欠缺的。发布全球电影产业报告,意味着我们在电影产业研究方面有了自己的声音。”
蓝皮书里不仅介绍了全球电影,还有关于俄罗斯、中国电影的内容,其中也涉及到了青岛的影视产业发展。谢寿光认为,“把青岛电影放入全球电影领域的研究中,这说明了青岛在这个领域是有位置的。”
近年来,网络、VR等新兴技术对传统电影消费模式带来了不小的冲击,这在电影蓝皮书中也着墨颇多。对此谢寿光建议,电影产值的统计方法应该变一变了。他分析说,在智能时代,电影的生产能力会大量释放,各种类型的电影更丰富,以便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细分市场将成为主题。“统计电影产值不能只以银幕票房计算,还要关注各种个性化的新平台,比如爱奇艺、腾讯视频等,我认为电影产业的产值是被低估的。”
谈到电影产业的发展,谢寿光认为,关键是原创能力和数字技术以及影视创作的软环境,在这些方面中国电影还有许多路要走。“目前专业人才还比较缺乏,尤其是影视的原创性教育方面。再就是要普及电影知识,提升全民电影文化素养。本次蓝皮书的发布对扩大业界行业的影响力将起到一定的作用。”
对于举办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的意义,谢寿光认为,这有助于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尤其是上合国家间民心相通、人文交流。“一是借助这个平台,可以让中国人更了解上合国家电影,也可以推介相关国家一些有影响力的影视作品,加强沟通和交流。二是加强与上合国家的影视合作,大家都有许多传统历史文化故事,可以考虑共同研创、投资拍摄,这个合作空间是很大的。”
在专访的最后,谢寿光对电影蓝皮书的持续发布寄予殷切期望。他说,本次蓝皮书开了一个好头,但更可贵的是坚持,希望这本书能引起业界的关注和支持,广泛采集电影领域最鲜活的数据并持续追踪,今后继续发布下去,而且还要增加其他语种加以传播,进一步提升中国电影智库的全球影响力。
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主任编辑,国际电影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牛兴侦: 结合市场、产业等不同角度,打出“组合拳”
作为《电影蓝皮书:全球电影产业发展报告(2018)》主编之一,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副教授、主任编辑,国际电影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牛兴侦接受了媒体专访。
牛兴侦说,电影是一个非常好的载体,“通过它可以加强与周边国家的沟通联系,把我们中国的文化传播出去。而我们的电影节可以大大加强不同国家间的了解、合作。”
当天的采访中,牛兴侦还就青岛电影市场的发展谈了自己的看法。“过去,整个文化娱乐活动跟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电影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浙江横店等影视产业园崛起并开始走向全国,横店一个镇比它所在的东阳市还有名气。”他表示,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大型项目的带动作用,通过大投资、大格局的产业布局构建更强大的着力点。从这方面讲,以东方影都为首的整体影视产业群以及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的崛起,可以推动青岛影视文化更好发展。
牛兴侦说,50多个摄影棚的体量和规模,可以吸引国内外众多电影的拍摄,依托这些大项目可以形成产业集聚,并发生裂变反应,并带来长远的影响。“过去青岛或许只是作为一个拍摄景点、场地,但随着产业资源的不断聚集,将吸引和带动、孵化更多产业机构力量。”
牛兴侦说:“今后建议加大民众观影爱好方面的培育,培育市场规模。再就是结合市场、产业甚至文化等不同角度,打出一组漂亮的‘组合拳’。”
[编辑: 张珍珍]
相关专题:相约上合 风从海上来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上一篇:资本危局: 中国电影何以“向阳而生”?
下一篇:上海举办“我的电影党课”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