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青春电影:

2020-08-06 11:09    点击:    

  本报见习记者 谢愚

  日前,一部青春题材影片《少年的你》吸引了观众视线,票房获得佳绩,口碑持续发酵。和以往青春电影不同,该片在讲述校园故事之外,关注了校园霸凌问题,具有现实意义与社会价值。《少年的你》热映,引发了人们对青春电影的重新关注。

  青春题材影片是电影中的一种常见类型。纵观华语青春电影,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文艺类型的青春片成为经典;近年来,部分小成本青春电影在票房上获得高收益,带动这一题材的市场热潮。但该类型影片质量良莠不齐,主题与格局也不尽相同。华语青春电影有着怎样的特点与发展趋势?什么样的青春片才是优秀的?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展现真实的青春期

  提起华语青春电影,姜文导演的《阳光灿烂的日子》是较早的经典之作。影片以军队大院男孩马小军的回忆视角展开,讲述中学时代的故事,充满着象征意味。故事情节并不复杂,更多地是在表现男孩真实的成长体验与情绪。马小军爱幻想又叛逆,和当时多数男孩一样,做着英雄梦,还对女孩米兰有纯真而朦胧的情愫。

  该片中的几个画面令人印象深刻,小军站在镜子前,穿上父亲戴有勋章的军装;他逃课、撬锁进入陌生人家中,好奇地玩着望远镜;两群男孩阵势凶猛地想要“茬架”;小军在屋顶行走,苦苦等待和追寻心中女神的脚步;为了“逞英雄”,小军当着米兰的面,从废旧烟囱上跳下来,险些丧命……

  在手法运用上,《阳光灿烂的日子》以柔和光线,营造出一种真实与虚幻交织的朦胧氛围,浅金色的柔光似乎象征着“黄金年代”,具有诗意和美感。虽然影片出现了不少具有时代感的事物和标志,但着重渲染的其实是一种青春期的情绪与心理:单纯而天真,充满幻想与躁动,觉得自己无所不能,而被现实打击后却又苦涩而失落。这样的情绪是青少年共通的。在影片结尾,画面突然由彩色变为黑白,有种青春不再回来的意味。

  人在少年时,都有自己向往的事物,倾注全部热情执著追求。王小帅导演的《十七岁的单车》也是经典青春片。电影中,进城打工的农村少年小贵和城市学生小坚都在寻找那部不起眼的单车,单车仿佛是尊严和理想的象征,它成了小贵在大城市落脚的精神寄托,也同时寄寓着小坚对身份认同的渴望。在沉闷氛围中,以北京城为背景,他们面对的,是成长中的理想与爱情,困惑与烦恼,大城市的诱惑以及略显残忍却真实的成人世界与现实社会。

  学生时代的校园生活是纯粹美好的记忆。2002年电影《蓝色大门》讲述了高中生的成长故事与懵懂爱情,格调清新、温暖。湛蓝的天空,清澈的海边,温柔的夏风,单车与少年,友谊与初恋,构成一幅幅纯美的青春图景。影片在展现校园生活外,还关注了青少年在成长中对于自身取向的困惑,有一定深度。“一年后,三年后,五年后,我们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影片结尾的独白,是很多人内心曾有的声音,引人思考。

  这一时期的华语青春电影,在讲故事之外,着重表现青春期与成长中真实的心态与情绪,包括理想与冲动、天真与热血、烦恼与困惑、面对现实的失落与苦涩。影片的数量不算多,但质量较高,风格独特,文艺气息浓厚。

  商业化与流量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青春电影能唤起观众对一个时代的共同记忆,勾起对往昔的回忆,在满足人们怀旧情绪的同时,引发情感共鸣。青春片中的人物经历,能让观众产生代入感,去回忆和思考少年时代的自己,这也是青春题材电影的一种吸引力。

  2011年,由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大获成功。影片围绕柯景腾与沈佳宜之间的一段故事展开,虽然情节未跳出俗套,但内容贴近真实生活,引发观众强烈共鸣。初恋的单纯与热切、懵懂和幼稚、错过与遗憾,都是很多人最真实的体验,具有感染力。该片虽没有跳出校园与爱情的设定,但健康活力的少年形象,真实有趣的生活场景,清新向上的格调,洋溢的少年感与青春气息,让它不失为一部佳作。影片有一幕场景:沈佳宜和同学们在面对警察的不公正对待时,敢于挺身而出、直言争取,少年的正义感与勇气十分感人。

  此后,青春题材电影开始数量剧增,出现“跟风”现象,商业化明显。其中,关注度较高的有《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小时代》《中国合伙人》《失恋33天》《同桌的你》等作品。这类影片在电影市场上的流行,也标志着青春片走向“流量化”与“偶像化”时代,粉丝效应明显,这也与青春文学的发展、改编有一定关系。由于原著作品的流行或是偶像明星的参演,加上前期宣传造势,这一时期的青春片讨论度高、观影热情较高,然而质量与口碑却良莠不齐。不少影片的内容与现实生活脱节,难以引发观众共鸣,其中一些质量粗糙、主题肤浅,虽然吸引大量粉丝观影,却名不副实。

  这一时期,也有部分质量较好的青春片,如《青春派》《七月与安生》等。表现高考和高三生活的影片《青春派》风格自然,其内容相当贴近现实。无论是高考与书山题海的压力、早恋被家庭和学校禁止,还是初恋心情、班级趣事与同学友谊,都是高中生活的写实。

  随着粉丝经济与流量效应出现,青春片在电影市场上泛滥,内容与题材单调或同质化,出现“贩卖情怀”的倾向。这一时期的青春电影,虽有小部分优质作品出现,但整体质量下滑。

  现实主义与多元化

  近年来,电影口碑效应日渐重要,观众观影选择逐渐理性,对电影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青春片,不再像以往那样“照单全收”。青春电影也开始尝试突破原有“校园”“爱情”框架,融合更丰富元素,呈现出更多可能性。以《狗十三》《过春天》《少年的你》为代表的影片,关注家庭教育、校园暴力、成长环境等社会现实问题,具有人文关怀。这类电影能深入青少年内心,展现成长中真实而复杂的心态。青春片的格局变得更宽广,主题更为深刻,表现手法也更精致细腻,呈现出多元化风格。

  曹保平导演的《狗十三》将视角对准13岁的单亲家庭少女李玩,展现了她青春期敏感的心理变化,她在苦闷中试图发声与抗争,想要坚持自我,却仍不得不面对成人世界的规则,成为一个“大人”。影片在较为压抑氛围中,真实表达了成长的复杂情绪,给人代入感,也引发人们对家庭教育方式的反思。白雪导演的《过春天》则跳出了校园、转向社会,讲述了高中女生佩佩为实现去日本看雪的心愿而去打工的冒险故事,富有浪漫色彩和青春感,其中对母女关系的细腻刻画,引人深思。这些影片,拓展了青春片的格局与深度。

  当前热映的《少年的你》,将校园、爱情元素与校园霸凌、法律结合,让观众在青春故事中被震撼,关注到遭遇校园暴力的群体,起到警示作用。导演曾国祥表示,他希望影片能够展现少年与这个社会的互动,能有“更大的格局和群像感”。《少年的你》试图唤醒观众对青少年成长环境的反思,引发对法律的思辨。影片中,警察郑义在法律与情感中寻找平衡点,对男女主角用心规劝,引导他们做出正确决定。这些都让电影散发出人文主义光芒。

  纵观华语青春电影,其中的优秀作品,都能从青少年视角出发,描绘出他们眼中的世界、心中的所想,或因贴近真实生活而引发共鸣,或是表现青春与成长中的共通心态,或是反映现实问题,具有人文关怀。总体看来,华语青春片在不断成长,拓展格局,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主题也更加深刻。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