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追上消费热点?互联网数据互通或将成关键点

2016-11-24 06:02    点击:    

现在在城市里出行,似乎没有人会担心迷路了。打开手机上的地图App,确定了起点和终点,除了具体路线之外,你还可以实现一键叫车服务——完全不用退出再开启一个叫车App,因为它们的后台已经打通了。

这个功能的出现源自对消费者的一次预判:没有人会无缘无故搜索包含当前位置和另一个位置的,无论是现在还是一段时间之后,搜索的人都要出发。基于对消费者即将发生出行行为的判断,地图服务才会嵌入叫车服务。

毋庸置疑,通过消费预判来增强消费者的体验服务已经是一个越来越明显的趋势。所谓的消费预判,就是基于数据连接,用互联网时代的各种数据,全景研究消费者行为和消费偏好,判断下一个消费热点,下一个消费场景会在哪里。

作为数据分析的第三方公司,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负责人黄磊表示:“我们希望能够提供一份有价值的报告,数据互联互通带来的变化,并且能够结合自身的优势,更好地去发掘其中的商机。”

谁能追上消费热点?互联网数据互通或将成关键点

商业前景可期

几十年前,沃尔玛将啤酒与尿布摆放在同一区域扩大销售成为消费预测的一个经典案例。消费预判对企业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未来整个商业模式离不开数据,数据将成为技术,不仅能够对未来产品设计产生影响,也能够挖掘需求,引领行业趋势。对消费行为的分析将成为竞争的核心因素。”中国电子商务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郭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一方面,商家对消费者的需求将更加敏感。最常见的例子莫过于一部韩剧就可以带“火”多款美妆产品。此前,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发布的《2016美妆线上消费趋势大数据报告》(下称《报告》)中显示,《太阳的后裔》“乔妹”在片中所使用的兰芝双色口红在一个月之内销售额增长了近550%,一、二线城市销售金额占比超过四分之三(近77%),其中,29~35岁年龄段轻熟女受热播剧带动明显,对流行趋势最为敏感。

同理,这也是为什么在国产剧中,越来越多的消费品牌也在争先恐后地把自己的产品植入到剧中——目前,23~28岁的泛90后消费者步入职场生活,随着身份的转变和购买力的提高,美妆方面的消费金额占比不断上升,逐渐成为行业的引领者。CBNData《报告》显示,虽然人均购买频次出现了下滑,但是客单价(人均消费)呈上升趋势。

商家不仅仅可以对广告投放作出判断,还可以分析出同类产品的竞争情况。以美妆产品为例,国产系、日系、韩系及欧美系作为美妆产品最为重要的几大派系,各类产品的趋势也不尽相同。CBNData《报告》显示,消费者们越来越偏爱基于符合亚洲人偏好设计的日韩产品,因此导致欧美产品的市场份额逐渐被日韩产品挤占,主要原因可能是日韩系产品更为注重目前国内消费者最为关注的保湿、美白两大功能。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美容意识进一步增强,人们不再满足于最基本的护肤化妆,而是去追求更多的色彩。

这些消费者偏好的洞察正是通过大数据分析得来。 “借助数据分析,一个企业能够看到全行业的整体。一个时间段内的数据,能够帮助企业归纳行业发展的逻辑,更为重要的是,企业有机会占到全局的高度上,去寻找商机,并避免在数据统计上呈现出发展隐患,找到数据共性上的解决问题的办法。直觉和经验是必备的,但如果加上数据赋能,企业的运营效率能翻倍地提升,这就是CBNData持续发布商业运营数据的出发点。”黄磊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另一方面,对于消费者来说,消费预判带来的是便利,而且一切似乎都是“润物细无声”。以今年的双十一为例,很多人惊喜地发现自己的商品似乎比预想中提前显示“在路上”,物流似乎变快了。虽然很多人会把一个大箱子里面只有一件商品看作是过度包装,但是事实上,这是因为商家预判某几款产品可能是爆款,并提前与仓储物流合作放到单独区域方便发货。

不仅如此,仓库还可以根据对客户发货数据的分析,得出滞销和热销产品权重,给客户安排生产和补货提供及时的建议。通过数据整合与分析,还可以清晰地了解客户产品在不同区域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并以此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商品销售趋势。

这些无一不在证明消费预判的重要性和便利性。

显然,只有商家越来越“懂”消费者,才能打动消费者心甘情愿地付费。

谁能追上消费热点?互联网数据互通或将成关键点

大数据掘金:在未知间建立关联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司都在注重数据的收集与管理,大数据掘金听起来那么近,实现却又那么远。有一些公司发现伴随着接触用户的渠道多元化,海量的数据反而成为了“甜蜜的负担”。

“未来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因素就是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郭涛说。

为什么企业不能自主拥有消费者的一手数据并加以运营呢?

当前,许多大公司不断增加了IT系统的投入,企业越来越重视数字营销和社会化营销,开始了朝互联网+的业务转型。但随之而来也产生了新问题:如何整合分散在各个平台的数据和信息积累,转变成真正的数据资产,并最终最大化地体现品牌价值传播和经济效益的回报。

黄磊指出,传统的数据积累是一个封闭组织的内在沉淀,但互联网时代的大数据是全样本,就是所有用户在互联网平台上所留存的行为轨迹,这是一个开放的结构化的数据仓库。互联网时代的大数据分析,是对海量数据源进行全样本的统计归纳,庞大的清洗挖掘一定基于阿里云这样的云计算平台。

赛捷软件(上海)有限公司解决方案经理李玮告诉记者,基础数据好比是种子,首先要保证的是基础数据不会流失,多维度的数据是一切分析的前提,如果是一般泛泛的统计数据是无效的;系统建设则是相应的土壤,成为打通数据的工具;对数据进行筛选和分析,则是对种子浇灌和培养的过程,也是消费预判中最难的一步。“精准到每一个人的营销很难,但是商家至少可以做到针对不同的群体进行差异化营销。”

配合过万科、汉堡王等在内的多家企业进行市场营销管理分析工作系统支持后,李玮发现:“我们缺乏创造性分析的人才,这可能不仅仅是一个IT系统的问题。”他表示在进行系统搭建的时候,并不是因为看到行业和行业之间已经有的关联,而去着意打通,公司更注重的是如何在未知上建立这种关联。

然而,目前互联网巨头缺乏数据交流意愿;数据交易市场规范缺失;缺乏有足够影响力的数据整合公司,这些都造成了第三方独立数据管理平台在短期内缺失,中国市场仍将主要依靠独立数据管理平台(DMP)公司自建DMP和互联网巨头DMP产品。

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一份能够证明行业关联性的报告,并用系统辅助实施达到目标的完成,一切的关键就在于人。

12月8日,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主办的“万有引力第一财经数据盛典”将于北京举行。此次盛典将以“数据连接共赢”为理念,集结互联网九大消费领域顶尖公司,并发布首份中国互联网消费生态大数据报告,打通不同行业,发现新的商机所在。

黄磊表示:“传统的数据应用是数据源的拥有者和数据研究者在特定的场景中相对独立的有限的开发,但是互联网的共通共融的特征,促使不同的数据源可以组合进行交叉分析,数据需求、数据研究能力、数据源能够充分互动,可以更大地释放数据价值。”

李德雄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