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邀名师对数学、历史、思想品德试卷进行分析

2017-06-25 13:01    点击:    

6月21日,中考进入第二天。考试结束后,本报邀请名师对第二天的考试科目数学、历史、思想品德试卷予以分析。

  数学
  突出考查基础知识、基本能力
  太原市教科研中心数学教研员石颐园 太原迎泽区教研室数学教研员武玉芳 太原三十七中数学教研组长侯竹青

今年山西省的中考数学试题以课程标准为唯一的依据,凸显六个维度,有效考查了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
  试题注重双基,贴近课堂教学。重视对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考查,试题基本为常规题,考点都落在了重要的知识点上,没有偏题、怪题,贴近课堂教学,与往年比题型稳中求变。如1、2、3、11、15、16题,这都是一些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充分体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理念,同时也带着浓浓的人性化关怀。
  中考数学延续了往年试题的风格,稳中求变、稳中创新,既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也关注学生数学思考、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试题还关注学生积累的数学活动经验,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难易得当、层次分明,重点知识重点考查,既符合学业考试的要求,也能满足高一级学校选拔优秀学生的需要,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发挥的余地。
  今年的试题突出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试题覆盖知识点广泛,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但是难度不是很大。老师和同学们多数反映:试题由易到难排列合理,做题很顺手,没有繁难怪异的试题,重点知识重点考查。试题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反映时代发展特征,考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水平和能力。
  今年中考数学立足能力,彰显数学素养。试题来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不但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还特别关注考查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发展水平,突出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抽象思维、模型思想、推理能力、几何直观、应用意识。因此,部分题目的难度较大,体现探究、开放、综合的特点,为优秀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空间。例如第19题,本题以农作物为载体,考生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过程中,关注核心内容,经历建模、运算等数学活动从而解决问题。考查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20题设置新颖的“共享经济”活动问题情境,让学生了解到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例如第22题直接借用语文的“阅读理解”,给学生一个新的数学概念,让学生通过认真阅读,从中获取信息,理解其意,结合自己所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操作、探究问题。这种方式让学生参加考试的同时还能学到新的知识和方法,更能让学生平时就养成重视过程学习的习惯。22题还利用操作构造问题,使学生懂得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单、形象,动手操作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
  这样的试题对课堂教学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引导课堂教学回归教材,注重双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关注学生数学学科素养发展的同时,重视影响学生终身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升。

  历史
  突出学科素养、弘扬传统文化
  山西省实验中学朱树苗老师

2017年我省历史中考试题在去年的基础上,既坚守了中考改革方向又稳中求变,与时俱进,在题型结构和试题立意上又有了较大的创新和突破,突出了对历史学科素养与学科能力的考查。
  突出学科素养的考查。今年学科素养成为各个学科的年度热词,我们历史学科也不例外,如第二题简答题16题中,以学科素养为立意,大胆创新,重点考查了学生的识图能力、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在理念上结合了学科理论热点,创设试题新情境,在试题考查中坚持以课标知识为载体,不考偏难怪,将原来包含两道试题的简答题整合成一道凸显历史学科素养的饕餮盛宴。
  强调学科能力的考查。今年历史中考试题,继续坚持“两增两减”:减少知识性、技巧性试题;增加开放性、探究性试题。在考查的方式上,综合运用了选择、判断、概括、说明、比较、评价、图文解析等学科思维,对考生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推理能力进行了综合考查。如材料解析题17、18题和探究题中的“对比事件”和“解读史实”板块全面考查学生归纳与概括、论证与阐述、探究与评价等高层次思维能力,特别突出了史论结合和概括比较能力。今年仅选择题中,考查阅读理解和归纳比较能力的考查的题目占到四分之三。概括比较能力和史论结合的考查,在主观题中占有更重要的分量,在两道材料解析题中,考查此项能力的分值占到一半以上。
  弘扬优秀先进的文化。在几千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积累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充分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今年各科试题的突出特点,历史学科在这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试题除了挖掘那些反映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外,更注意了对山西乡土历史资源的挖掘。意在弘扬传统革命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家乡的热情和自豪感。进而增强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体现时事热点的考查。试题不刻意回避热点,精心选择反映时代主题,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题材,创设问题情境,立足知识和能力考核目标设计问题、组织答案,注意正确引导考生在解决问题中体现的价值取向。
  传统文化、民主法治、科技与生活、周年大事是当今的社会热点,今年中考试题均不同程度涉及这些主题。如选探究题“联系现实,构建和谐社会”板块中着重考查了科技与生活相关的热点生活话题,如汽车限号、微信点赞、淘宝网购、山西清洁能源发展等,意在引导学生认识到科技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双面影响,树立绿色低碳、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试题学科特点突出,延续以往平稳态势,重视历史与现实、生活与社会之间的有效融合,既注重主干基础知识考查,又强调学科素养和关键思维能力的培养,难度适中,试题比较新颖,学生容易上手,实现了预期考试效果。

  思想品德
  试题影响力深远
  晋中市思想品德教研员石慧萍

2017年山西省中考思想品德试题,整体结构稳定,围绕六个维度选材命题,开放度大,探究性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抓手,提升核心素养,导向作用明显,影响力深远。
  落实育人力。试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落实“立德树人”的命题理念,通过考试凸显学科的育人价值,让学生在作答试卷的同时得到心理教育、公民教育和法治教育的感染渗透,有利于引导学生培育公民意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突出文化力。试题加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突出文化的渗透力,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试题的形式呈现,做到“合理引用”,让学生在体会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与历久弥新的同时,引导考生深入认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精神人格的引领。如考查少数民族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踩高跷、吹唢呐、剪纸等。
  考查思维力。试题设计还体现能力与价值观并重的命题理念,注重考查学生学科能力与核心素养能力,通过选取具有时代性的素材,引导学生关注人类社会发展、国内外重大热点以及学生身边的鲜活事例,以反映学科本质特征、具有学科特色的考查内容和形式,引导考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究,摆脱唯一答案的思维模式,鼓励新方法和新解答的创新思维。在此基础上还对考生的理性分析、逻辑思维等能力进行考查,努力发挥中考在推动素质教育实施,积极适应新时期对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如17题分析说明题中对不同风格两位老师的评价,就是对学生思维力的考查。
  强化实践力。试题继续加大对活动建议的考查,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试题力求创设具体的、复杂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直面生活中的问题,设置可操作性的问题引领,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理解,最终走向实践行动,从中反映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能力水平,实现学生的延伸性学习。如实践探究题以研学旅行为背景创设情境,外国学生约翰来中国游学而设置的一系列问题,就是考查学生的实践力。

  落脚综合能力。核心素养的核心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其中综合能力是关键,这也是试题命制的落脚点。为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试题中不同程度体现跨学科的综合,同时还采用多种形式、多个维度、多层次考查学生的学科知识、综合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理解、欣赏中鉴别、体验中感悟、行动中思考,综合考查考生学科的核心素养。如请说出那个警察为什么说保安是作假证的依据,就是需要学生综合能力才能完整解答。
  总之,2017年是山西省深化考试改革之年,今年试题本着稳中有变、稳中有新的思路,扎实稳步地推进考试改革,通过考试改革促进学习方式转变,引导教学方式变革,整体推动我省课程改革,因此这套试题影响力深远。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