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建筑“双权分离” 激活天府文化载体

2017-08-20 15:39    点击:    

(原标题:历史建筑“双权分离” 激活天府文化载体)

坐落于人民公园旁的祠堂街16号建筑虽然大门紧闭,但还是吸引了来到成都旅行的山东姑娘高欣婷的目光,透过大门的玻璃,她努力看清里面的陈设,还拿出手机拍照,“这个房子看上去特别有历史感,很像电视剧里民国时代的建筑。”她解释道。

高欣婷的感受并没有错,这栋建筑正是修建于民国时期的四川美术社砖楼,抗日战争时期,张大千、徐悲鸿还在此开过个人画展。只是因为各种原因,这栋建筑和很多拥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建筑一样,曾经荒废多年,如今,成都正通过“双权分离”(产权和使用权分离)试点,要重新将它们激活。

民间资本进入 历史建筑重焕生机

走进祠堂街16号,记者看到,这座砖楼为两层砖木结构,青砖砌墙,黑瓦斜坡屋顶,窗门、地板、楼梯均为木制,屋檐下还有木制雕花斗拱,建筑形制中西合璧,非常精致,虽然目前还没有进行商业利用,但里面非常干净,完全没有衰败的样子。

“过去可不是这样的。”购买了房屋使用权的夏桑告诉记者,在他2014年接手之前,这座房子已经荒废了十来年,天花板脱落、窗户破碎、栏杆缺失,是一个十足的危房,全靠他后来投入的巨资,才将房屋修缮成现在的样子。

谈到为什么愿意买下建筑使用权的问题,夏桑说这是因为他对老建筑情有独钟。夏桑告诉记者,他是学建筑专业的,从事建筑行业已经快30年。夏桑说,他希望保护维修这些有历史文化的建筑并加以利用,“这样有历史的建筑一旦保护好了,我也有信心挖掘出它的商业潜力。”

夏桑告诉记者,未来开始利用祠堂街16号时,他肯定不会用来做人口密度大或者需要用到火的行业,“比如茶楼和餐饮就会很容易对建筑造成巨大的损害。我会倾向于做某种文化类的行业,这样才能和建筑本身的历史底蕴融合起来。”他说。

严格监管

确保建筑合理利用

在今天的成都,类似祠堂街16号的“双权分离”试点正有条不紊地开展,对于夏桑这样的购买者来说,得到建筑的使用权既可以满足他们对历史建筑的偏爱,也让他们有机会挖掘出建筑巨大的商业价值,而对相关的政府部门来说,“两权分离”则是基于如何更有效保护文物建筑的现实考虑。

“因为财力、人力等各种各样的原因,过去很多产权人将文物保护建筑弃置不用,结果导致建筑没有得到有效保护,逐渐老化、损坏。而通过将产权与使用权分离开来,让有能力有意愿的人购买建筑的使用权并加以利用,不但可以充分利用闲置资源,对建筑本身的保护也是有利的。”青羊区文管所相关负责人说。

“当然,出于对老建筑的保护考虑,我们是不允许购买了使用权的人随意改造老建筑的。根据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律,我们会要求购买者保持建筑的结构和整体风格,并且不能把建筑改造成餐馆或者会所。原则上,我们会鼓励购买者将建筑用于文创等行业。”该负责人进一步指出,青羊区还组织了专业的队伍,每个月都会对“双权分离”的建筑进行巡查,一旦发现不符合相关利用规范的情况,就会立即进行处理。

今年4月,成都市规划局发布了《成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公告》,包括少城—祠堂街—人民公园风貌片区在内的14片反映成都市文化特色和自然风貌的城市特色风貌片区都将得到保护。“相信在政府部门的整体规划和 双权分离 试点所引入的民间力量的合力下,作为承载了天府文化内涵的载体的各类历史建筑,将被重新激活,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夏桑最后说。

本报记者 白洋 李自强 文/图

(原标题:历史建筑“双权分离” 激活天府文化载体)

netease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