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残奥会北京文艺表演团队:中国残障人士自强不息

2018-03-17 04:24    点击:    

韩国平昌奥林匹克体育场,奥运圣火在一角的主火炬上燃烧。这里空气依旧寒冷。体育场中央,十几名中国女孩在反复排练着舞蹈。舞蹈老师不时会叫停排练,用手语仔细纠正动作细节。

几天后,这里将举行平昌冬残奥会闭幕式,作为下届冬残奥会东道主的表演团队,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这些女孩和她们的舞蹈老师将成为全世界的焦点。

冬残奥会北京文艺表演团队:中国残障人士自强不息

平昌冬残奥会北京文艺表演排练 资料图

“我们要把中国残障人士自强不息、永不放弃追逐梦想的面貌展现给世界。”刚刚参加完排练的山西女孩汪伊美笑着告诉记者。

作为这次表演的主演,听障舞蹈演员汪伊美将扮演一名肢残女孩,用舞蹈表现这名女孩放飞梦想的渴望与奋斗。“参加这次闭幕式的表演我很幸运,也很开心,我将全力以赴完成这个光荣任务,”汪伊美在手语老师的帮助下告诉记者。

汪伊美小时候因发烧导致重度听力受损,8岁时开始练习舞蹈,9岁进入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后来在艺术团的支持和帮助下进入北京舞蹈学院培训。

为了闭幕式上的演出,汪伊美和她的同伴们已经在国内排练了好几个月。被问及这次演出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汪伊美说,自己将扮演一名肢残女孩,所以要每天每刻去体会肢残女孩的生活与情绪,进入她的角色。

在采访中,给记者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汪伊美的笑容。采访从始至终,她总是用甜甜的笑容感染着每一个人。被问到过去几个月的排练是否辛苦,汪伊美仍然带着笑容回答说:“不辛苦!有这样的荣誉参加这次演出,我和同伴们都很愿意(付出努力),都非常开心,就像是做梦一样。”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副团长王晶知道,为了这次演出,汪伊美等听障舞蹈演员以及所有编导和手语、舞蹈老师付出了怎样的艰苦努力。

“我们的演出有17名演员和两名替补队员,一开始在团里训练厅里练习,后来到北京昌平训练基地集训。排练中,孩子们反复地走位、跑位,经常练到想吐。特别是预演那几天,天气非常冷,风特别大,但孩子们没有一句怨言。”说到这里,王晶眼眶泛红。

为了这次演出,主创和编导人员也付出了许多艰辛。一名编导在一次示范动作时脚受伤,但由于排练时间紧张,她仍然带伤排练。这也让演员们更加努力,更加珍惜排练的每一刻。

王晶曾作为手语老师,参加2004年雅典残奥会闭幕式中国“千手观音”团队的演出。谈到这次表演的特点,王晶说,这次的舞蹈有着融合的风格,具备国际语言。观众们不管能不能听懂歌词,都能理解舞蹈所要表达的拼搏向上的意境。

“我觉得,观众看完后可能更多的是会有思考,体会到对人性的阐释和向上的精神状态。我要飞!对,我要飞!即使翅膀断了,我依然会追寻飞翔的梦想。”采访中,王晶不由自主地做起了舞蹈动作。

对于几天后的演出,王晶信心十足。“我们的演员给了我信心。她们真的非常优秀,非常可爱!”

记者问汪伊美:“你的梦想是什么呢?”这名习舞将近12年、正在就读北京舞蹈学院的女孩突然沉默了一会,似乎在努力压抑心中的情绪。“我希望我大学毕业,然后回报社会,报答给了我许多恩情的残疾人艺术团。”

“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笑容再次挂在了汪伊美的脸上。(完)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