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城最早大学重庆炮校立牌保护 曾走出万名军官和骨干

2017-02-24 16:00    点击:    

大学城最早大学重庆炮校立牌保护 曾走出万名军官和骨干

  炮校平房

大学城最早大学重庆炮校立牌保护 曾走出万名军官和骨干

大学城最早大学重庆炮校立牌保护 曾走出万名军官和骨干

  炮校礼堂

大学城最早大学重庆炮校立牌保护 曾走出万名军官和骨干

  炮校招待所

大学城最早大学重庆炮校立牌保护 曾走出万名军官和骨干

  炮校青瓦平房

  提到沙坪坝区大学城,读者可能想到高耸的教学楼、典雅的图书馆,十几万名大学生在这里青春飞扬……少有人知道,大学城最早的大学是什么学校?在哪里?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去年底,重庆市文物保护志愿者服务队呼吁,把大学城最早大学重庆炮校旧址保护起来,打造成为西部地区最大的文化创意园区。

  新年到,沙坪坝区文物管理所已经对炮校中的五处旧址进行了立牌保护。沙坪坝区文物管理所所长郭小智表示:“这也是我们的新年心愿,希望大家一起努力来保护这些快要被遗忘的历史。”

  青瓦平房八一军徽

  从地铁1号线陈家桥站1号出口出来往右,能看见一条支路一直往里延伸。走上那条支路,就已经进入了重庆炮校的范围。再往前100米,左边能看到一排排平房,其中一排最为特别,侧门墙上生长着爬山虎,已经将门挡住,不过最上方的八一军徽依然很醒目。据说,这里就是曾经的第二军官食堂。

  顺着公路,再往前走大约300米,可以看见一个名为“快活林”的大排档,这里就隐藏着当年炮校的礼堂。礼堂大门上方的八一军徽,以及“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标语几乎看不清了。礼堂里面,已经成了农家乐摆放杂物圈养鸡鸭的地方。礼堂舞台,还能看到当年的幕布、吊灯、控制台等。大厅的柱子上还能看到“讲文明,讲礼貌,争做文明观众”的标语。

  在炮校遗址内,随处可见的就是老式的平房,白墙青瓦。这些平房,现在都出租给附近打工的人。每排平房外墙最居中的地方,都会有一个八一军徽的标志,赋予了这些普通的平房最不普通的定义。

  走出万名军官和骨干

  根据记载,重庆炮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抗战时期。1938年1月28日,毛泽东下达命令组建的八路军总部炮兵团在山西临汾成立。11年后,浩荡西进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中,有一支1000人左右的神秘部队——二野特科支队,秘密赶赴重庆。特科支队源起八路军总部炮兵团,是当时解放军技术最复杂、威力最强大的炮兵、工兵、装甲兵、通信兵、化学兵等特种兵的集合体。

  重庆解放,特科支队炮兵队、战车队进驻铜梁,成立西南炮兵学校,后改名为第二炮兵学校、重庆炮校。两年后炮校迁往沙坪坝区陈家桥,即今大学城区域,办学一直持续至1970年,为解放军培养近万名炮兵军官和技术骨干,是我军教育走向现代化、正规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西南炮兵学校编制为3个学员大队。1953年更名为重庆炮校,由中央军委直接领导,重点培养迫击炮、野炮、榴弹炮连排军官和炮兵侦察军官。1962年全军院校调整,重庆炮校大部分专业教员与郑州炮校合并;沈阳炮兵侦察学校撤销,大部分专业教员与政工干部与重庆炮校合并,主要培养炮兵侦察军官。1970年初,重庆炮校撤销,虎溪电机厂接收原炮校的位置。

  列入文物普查登录点

  沙坪坝区文物管理所所长郭小智表示,去年年底,沙区文化委已经对炮校遗址进行保护。“我们已经将炮校礼堂、苏联专家住址等5处保存比较完好的建筑,列入了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的登录点,去年11月在福建制作专门的保护牌,12月中旬送到我们手上,之后我们就将这几处文物立牌保护起来。”郭小智说,被列入登录点的文物,虽然还没有正式受到保护,但是按照惯例,已经是不允许被破坏的。之后,随着专家评定,再来确定此文物是受区级保护还是市级保护,甚至国家保护。”

  重庆市文物保护志愿者服务队希望,能保留原600亩电机厂中的90余亩,将其打造成为西部最大的文化创意园区。“大学城有14座大学,其中的艺术院校、专业美术人才、大师,将会成为文化创意园区最坚强后盾。”发起人吴元兵说,“像炮兵宿舍、澡堂之类建筑,可以入驻非遗项目、民间艺人展示、电影摄影工作室、剧组影视基地,之前已经有不少剧组在这里取景了。”

  重庆晚报记者 蒋海涛 摄影报道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