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IJING.COM.CN
证券时报记者 唐维
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当中,截至23日晚间,已有43家企业IPO、3家企业再融资获受理。按照证监会此前数据,创业板在审企业需要在29日完成受理,可以预期接下来几天受理披露将进入高峰期。此外,各大保荐机构也在为冲刺6月30日首批新申报企业积极准备。
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迈入新阶段,为保荐机构业务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业务高速发展固然可喜,守住质量也尤为重要。证券时报记者从券商处获悉,23日,创业板股票发行规范委员会发挥行业自律管理作用,向保荐机构发出三大倡议,倡议保荐机构组织符合创业板定位的各类优质企业积极申报,坚决履行“看门人”职责,把好信息披露首道关,坚持质量为先,提升服务效能。
前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表示,注册制改革,监管后撤一步,减少实质性把关,那必然要压严压实中介机构责任,让中介机构承担更大责任。保荐机构必须承担保障上市公司质量的重要责任。
质量为先 有序申报
据记者了解,创业板股票发行规范委员会倡议保荐机构,坚持质量为先,安排有序申报,提升服务效能。优先推荐准备充分完整的企业申报,不带病闯关,坚定改革方向,稳定市场预期,共建良性生态。尽可能将企业审核可能面临的问题解决在申报之前,提高专业能力,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有投行人士向记者表示,其负责项目已进入6月22日首批受理名单,后面还有项目在审,每天都在加班,“但不会因此而降低质量。如何做到‘加量不减质’呢?我们团队有三点体会,首先我们本身的工作强度,从正常过渡到适度紧张,比如说一个团队原来一年做2个项目,现在做3个项目,大家努努力、加加班是可以做到的;其次,我们对项目择优申报,真正优质、符合上市条件的企业才会跟进;再者,适当错开时间,有序申报,比如我上半年报1家,下半年报2家,而不是一下子去申请3家。”
另外一位大型券商保荐代表人告诉记者,不管是审核制,还是注册制,从规范性方面,对企业质量的要求是一样的,而且注册制下,中介机构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大,会更加审慎对待被审企业。“区别在于对企业的选择上,之前审核制下,比较看重企业的规模,而在注册制下,我们更关注企业的特点,比如说高科技、高成长的企业,对于规模、体量要求会放松一点,更关注符合自主创新国家战略‘小而美’的企业。”
王骥跃表示,注册制下,对保荐机构来说,不仅仅是要满足审核的需要,保障上市公司质量,更要会挑选公司,充分发掘公司价值。
坚守定位 把好信息披露首道关
记者注意到,创业板定位要求被列为倡议的第一条,倡议保荐机构从专业角度出发,认真选择和推荐企业,组织符合创业板定位的各类优质企业积极申报,引导更多生产要素资源投入创新创业领域,激发市场活力。坚守创业板特色定位,服务国家创新发展战略,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有投行人士向记者直言,现在对行业属性比较关注,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几个板块之间错位发展,各有侧重。创业板列出了明确的“三创四新”和“负面清单”行业,对于他们开展工作非常有针对性,项目该申报哪个板块心中有数。
此外,创业板股票发行规范委员会还倡议保荐机构,坚决履行“看门人”职责,把好信息披露首道关。全面适应注册制改革对保荐机构执业质量提出的新要求,确保申报文件真实、准确、完整,贯彻以信息披露为核心,对虚假不实信息“零容忍”,切实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接受采访的多位投行人士表示,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有两点令他们备受鼓舞,一是发行市场化,二是两个可预期,即审核时间可预期、审核结果可预期,同时注册制压严压实中介机构责任,让他们感受到了压力。
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是为资本市场改革在“深水区”推进积累关键经验,建设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离不开全行业共同努力,这一过程中,保荐机构的作用和责任都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