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解新矛盾中开创美好生活

2017-10-25 13:46    点击:    

  新矛盾提出新要求,新时代开启新使命。只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就能不断获得满足。随着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各种问题和矛盾不断得到解决,我们一定有更大的信心和能力开创美好的生活,拥抱富有尊严的人生。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判断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价值遵循,提供了明确的政策导向和实践指南,是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史上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

  社会主要矛盾的每一次确定与调整,都与国情相恰,蕴含着深刻的发展规律与时代逻辑。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紧密相连。这个重大理论创新的重要背景是,过去五年我们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成就,进行了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变革。每一个重大成就和变革,都表明过去五年极不平凡,并推动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转变。

  以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领域为例,在脱贫攻坚上,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在教育上,中西部和农村教育明显加强;在就业上,城镇新增就业年均一千三百万人以上。无论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还是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以及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保障性住房建设稳步推进,都说明人民生活在不断改善,获得感在不断增强。

  可作佐证的是,十九大新闻中心昨天举行题为“满足人民新期待,保障改善民生”的记者招待会,教育部、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卫生计生委等五部委负责人分别就各自领域的民生保障和改善情况回答记者提问,传递的信息耐人寻味。

  比如教育部负责人介绍,“这五年,没有一个孩子因家庭困难而辍学的目标基本实现”;民政部负责人介绍,“近6000万低保人员和特困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人社部负责人介绍,“在脱贫攻坚战当中,解决了480多万农村建档立卡困难人员的转移就业问题”;卫计委负责人谈到,“初步建立了分级诊疗体系,以基层为重点,配置医疗资源,80%以上的居民15分钟内就能到达最近的医疗点”……我们有理由为民生改善喝彩。

  新矛盾提出新要求,新时代开启新使命。诚如有党代表所说,“以前我们要解决的是有没有的问题,现在则是要解决好不好的问题。”上学难解决了,上好学仍有待解决;看病不再难了,进而希望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养老机构数量增加了,希望养老服务质量能同步提升;贫困户脱贫了,下一步希望能够发家致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更多元,提出的要求也会更高,但现实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既体现在区域层面,也体现在产业层面,更体现在相较人民的需求还有不小差距等方面。而且,美好生活不只是吃饱穿暖,公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也有迫切的需求。由“物质文化需要”升级为“美好生活需要”,既意味着民众生活有了明显改善,也昭示我国社会有了明显进步。

  今年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人民群众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这“八个更”紧密呼应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是党中央对人民建设美好生活作出的郑重承诺。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只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就能不断获得满足。随着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各种问题和矛盾不断得到解决,我们一定有更大的信心和能力开创美好的生活,拥抱富有尊严的人生。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