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新闻搭起“旋转门”,将评论业界导师请进课堂

2019-04-06 22:02    点击:    

新闻人走天下离不开一支笔,评论写作是新闻人的一项“硬核”能力。近年来,大学新闻学教育与实践的脱节多遭诟病。要如何缩短新闻教育与实践之间的时差、打通“楚河汉界”?面对新媒体语境下新业态、新技术的压力,复旦新闻学教育勇于改革、坚持探索,积极搭建学界与业界的旋转门。

22日上午,一批中国当下知名评论员聚集新闻学院。其中,有八位业界评论精英被聘为新闻学院新闻评论业界导师。此举是新闻学院建设新闻评论“高地”的又一举措。

副校长徐雷在致辞中指出,新闻学院探索专业能力培养模式创新,开门办学,建立与业界“旋转门”机制,变封闭课堂外开放课堂,把业界精英请进来,把学生和教师推出去,充分利用学界与业界互聘的“卓越新闻人才”机制和复旦大学首创的“部校共建”新闻学院机制,促进业界与学界的深度融合,让新闻传播教育真正从这跨界融合中受益。

练好“一支笔”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新闻教育机构之一。今年是新闻学院90华诞,本次业界导师受聘仪式是庆祝新闻学院90华诞的首场活动。

当年陈望道校长给复旦新闻系题写系训“好学力行”。90年来系训被代代新闻学子铭记于心、实践于行。数以万计的复旦新闻学子在中国传媒业大放光彩,形成了“复旦新闻馆,天下记者家”的美誉。时代向前,社会流变,媒体业也发生着风起云涌的剧变,然而,“好学力行”传统的坚持始终未变。新闻学院长期坚持“两典一笔”的传统。其中的“两典”是指马列经典和文史经典,其中的“一笔”是指“笔力”,注重笔头功夫的训练。

2017年,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评论掌门人米博华受聘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他带领复旦新闻学院延续“好学力行”的传统,把丰富的评论实战和管理经验运用于新闻教育实践,迅速提升复旦新闻学院的评论教育水位。

多年以来,新闻教育与时俱进,复旦新闻学院对于学生“硬核”能力的强调始终没有改变。新闻学专业的大二学生吕京笏,在澎湃新闻上以“特约评论员”的身份发表多篇作品。他受系友吴晓波的影响,从入学起便坚持练笔。吕京笏并非个例,去年下半年,新闻学院与澎湃新闻网联合组建“复旦—澎湃新闻评论小组”,小组中有七八位同学以“澎湃特约评论员”身份,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发表了数十篇新闻评论,在业界引起一定反响,获得了业界的肯定。

“不管是在4G、5G还是NG时代,硬核能力是我们新闻人的刚需,而评论写作则是锻造思想和表达能力的靶场。”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张涛甫除了教师,还有一重身份是评论员,为了更好地进行实务教学,他亲自进行新闻评论写作实践,把自己的经验融入教学,提醒同学们避开他走过的“坑”。

搭起“旋转门”

对于打通学界与业界的旋转门,近年来新闻学院一直在探索和尝试,并且取得了佳绩。在2018年全国首届大学生评论大赛,复旦新闻学院获得唯一的特等奖、2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2个优秀奖以及唯一的最佳团队组织奖。

如今,新闻学院正式搭起“旋转门”,聘请八位在评论界颇有声望和建树的专业评论员作为业界导师。阿里巴巴资深总监吴昂出席仪式,他将这扇学界与业界的“旋转门”与“交朋友”类比,表示做平台的阿里巴巴需要“交朋友”,和朋友们一同成长,同样,学界与业界也需要共同成长,“除了课堂内的知识,学生还需要对社会生活的感知,业界导师将扮演这种角色。”

业界导师们也纷纷亮相发言。他们对新的身份又有何准备和期待呢?中青报首席评论员曹林认为,作为一名业界导师,“不说什么,不教什么”比“说什么,教什么”更重要,他表示不应该把业界的焦虑传递给学生,应该先把最基本的知识框架教给学生帮助他们“塑型”,成型之后才能谈“转型”。澎湃首席评论员沈彬在发言中谈到“教学相长”,除了与学界教师切磋合作,他也期待从复旦新闻学子身上吸取新鲜的血液,在与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共同建设复旦新闻学评论“高地”。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