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离退休专家学者独特优势

2017-10-13 21:00    点击:    

发挥离退休专家学者独特优势

  图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离退休干部工作局局长刘红 记者王肖/摄

  今年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40周年。王伟光院长曾说:“中国社科院的离退休老同志是党、国家和人民的宝贵财富,是中国社科院的宝贵财富。很多老干部学术水平很高,学术著作等身,为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出了巨大贡献。”那么,目前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干部工作情况如何?老同志在退休后怎样继续发挥作用,同时又享受晚年的幸福时光?根据老同志的需求、特点和优势开展的特色工作模式,起到了怎样的成效?带着这些问题,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采访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离退休干部工作局局长刘红

  中国社会科学网:今年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40周年,中国社科院的离退休老同志是中国社科院的宝贵财富,为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出了巨大贡献。请您谈谈我院老干部工作的相关情况。

  刘红:自1984年实施干部离退休制度以来,我院离退休干部队伍不断壮大,离退休干部工作从无到有,组织机构不断健全,工作内容日益丰富。院党组、院领导历来高度重视离退休干部工作,关心老同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离退休干部工作局和院属各单位党委在院党组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王伟光院长提出的“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重视、尊重、爱护、帮扶、依靠老同志”,秉持“一流的责任、一流的感情、一流的态度、一流的服务”,以及蔡昉副院长提出的“要把老干部工作部门建成老同志的娘家”的工作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增添正能量”作为价值取向,不断开创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新局面。

  中国社会科学网:我院离退休干部目前有多少人?他们在退休后如何继续发挥作用,同时又享受晚年的幸福时光?

  刘红:我院离退休干部工作实行院所两级管理体制。截止2017年1月,全院离退休人员3482人,其中离退休党员2334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55个。院老干部活动中心1个,面积1000平方米。13个离退休干部活动站,分布在13个我院宿舍区,共计面积847平方米。老年学术、文化及文体社团组织共17个。

  在院所两级老干部工作部门的努力下,借助以上活动场所和组织,我们不断加强老干部工作人员、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老年协会骨干三支队伍建设,提升服务管理水平,让老同志在家门口、在单位都有条件愉悦身心,找到归宿。同时离退休干部继续发挥作用,在单位、社区、家庭中传递正能量。

  中国社会科学网:这些根据老同志的需求、特点和优势开展的特色工作模式,起到了怎样的成效?

  刘红:近年来,我院认真贯彻中央有关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方针政策,强化服务管理理念,以让院党组放心、让老同志满意为工作目标,把握老同志的需求、特点和优势,创新工作思路,搭建有为有乐平台,保持离退休干部队伍和谐稳定,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增添正能量,为我院凝心聚力推进创新工程作出了贡献,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摸索出具有我院特色的离退休干部工作模式。

  我们搭建了符合我院特色的“六个平台”:以定期形势报告会、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培训班、老年各协会培训班为主的老有所学平台;以老年长征基金、医疗和生活困难补助、定期看望慰问为主的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平台;以春秋季健康休养、老年运动会、文艺汇演、老年协会活动、活动站活动为主的老有所乐平台;丰富老同志晚年生活,提升老同志满意度;以老年科研基金、社科讲堂为主的老有所为平台。在这些平台上,发挥离退休专家学者独特优势,提升正能量价值。离退休干部工作局通过定点联系片制度、目标管理达标考核制度不断规范和提高各单位离退休干部工作,促进全院工作水平共同提高。

  在院党组的大力支持下,离退休干部工作形成了各级党委更加重视、工作谋划更加主动、工作队伍更加进取、老同志作用发挥更加充分的良好局面。院党组、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院属各单位党委积极履行主体责任,从根本上保证了离退休干部工作的顺利开展;离退休干部工作者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为开展离退休干部工作奠定了重要的基础;院离退休干部工作联系小组、党支部、老年协会和各宿舍区活动站骨干成为了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的重要依靠力量;坚持发挥老同志独特优势,是我院离退休干部工作今后秉承的核心理念与价值所在。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我院离退休干部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任务繁重。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院党组的领导下,以能否做好老干部工作作为检验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标尺,认真履行离退休干部工作主体责任,不断提高工作水平,为我院的改革发展,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进一步提升我院离退休干部的幸福指数作出新的贡献。

发挥离退休专家学者独特优势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