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一场朝花夕拾

2018-03-14 06:07    点击: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18年1月

《资治通鉴》讲“鉴往事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唐太宗曰:“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吴晗先生的《历史的镜子》在历史的兴衰与个人得失之间告诫后人要知往鉴今。从以上角度来看,历史固然是一面镜子,以史为鉴。今天要介绍的这本《历史不是镜子》并非站在这种观点的对立面,而是变换了看待历史人物事件的视角。

在中国的历史上,正是因为大一统王朝的不断发展走到顶峰,让中国的历史变得越来越有趣,越来越生机勃勃。而在民族基础的思想上,周而复始地进行着“民主”和“集权”闭环循环的改革模式。对比千百年来的变迁,从大唐盛世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历史的车轮让中国不断向前,演绎的故事更是精彩纷呈。特别是近代以来,短短一百多年的时间,风起云涌,中国的发展浪潮摧枯拉朽般地狂扫着大地。很多我们曾经坚持的封建礼教,被改变;很多古典文化精华又被重提;历史细节和侧面往往比枯燥的教科书更吸引人,其中一些颠覆式的结论很容易给人带来困惑、彷徨,甚至失去信心,其实这些观念都是建立在自己不了解、不去了解的基础之上的。历史是有温度的,历史的背后有血有肉。

我们在看历史故事的时候,总会遇到这种现象:这个故事在唐朝不是已经发生过了吗?怎么在明朝又出现了?比如书中举例:晋灵公和魏惠王为了突显自己的威望和独尊地位,迫使黎民大兴土木建造高台,可以说是滥用职权,以权谋私。在古代,没有任何法律和制度去制止这种行为,只能靠大臣发挥聪明才智,要么说服,要么被杀头。在中央集权统治下的封建专制时期,这种情形不会改变。故事不仅发生在春秋战国,历朝历代都有类似的情形,如果按照“以史为鉴”的论点,故事不会循环往复地上演,总归有历史的经验教训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可在皇权至上的封建社会专制体制下,只要人性还在,故事不管多么荒诞,都有它发生的必要性。这也是作者另辟蹊径阐述历史为何不是镜子的第一种原因。

回到书中的另外一例:唐朝诗人贾岛在赶路过程中不小心撞到京兆尹(官职名)的车马,《鉴诫录》里记载这位京兆尹是韩愈,他没有怪罪贾岛,反而二人因诗结缘,促成文坛佳话。但在《唐摭言》中的记录,是说这位京兆尹乃为刘栖楚,此人“峻诛罚”,把莽撞的贾岛打入了大牢。再来比较《新唐书》,欧阳修在其中这样写贾岛:“一日见京兆尹,跨驴不避,呼诘之,久乃得释。”由此看来,正史史书内容与故事的第二个版本趋同一致。千百年来,人们往往知晓第一个版本,其实正是表达了文人的愿望,因为它表达的是文人被尊重、被重视、被重用的愿望。那么问题来了,我们的历史究竟由谁“创造”的呢?诚然,劳动人民是历史发展的主体,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这就牵扯出作者在本书中的另一主要观点:无论是文学作品、市井话本、民间故事等,所有的历史都是由文人记录下来的,是文人有选择地加工过的,我们看到的文字资料都不可避免地站在文人的立场上。历史的真相只有一种,书写历史的方式不止一种。

凡成大事者,自身虽是首要条件,也难以脱离背靠一个强权的领导赋予极度信任和鼎力支持方可实现理想与抱负。从“思”这一章中的唐朝民主,让我们对盛唐时期的历史有了全新的了解。当曾国藩用一己之力企图挽救大清于既倒之时,他也会谦虚地说自己还是一个笨小孩。就此,对比历史中的成功之经验告诫我们:时事发展要因时、要借势、要系统、要科学、要客观、要有明晰的最终目的、要有效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历史的发展有其客观规律,任何一个一段历史的脉络都是历史经验与现实摸索的结合缔造的。在我看来最难能可贵的仍是我们在看待历史演进过程中要拥有勇于突破传统思维的勇气,有汇通世事的远见卓识,以及具有能够成为一个智者的见识。

正如书中所说,其实“历史”这个词并没有特殊的意义,昨天的事到了今天成了历史,今天的事到了明天也成了历史,谁也没有规定昨天的故事就不能发生在今天,也不能发生在明天。历史记忆的重塑是一个不断完善,修正的过程。用饱含深情的词形容,历史不是一面镜子,历史是开了又落的花,朝花夕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