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现象
查看我的收藏
0 有用+1 已投票0
文化现象 锁定
文化现象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具有个别、具体、可直接观察和经验性等特点。 文化现象是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它是群众在共同需要、共同心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和不断给予陶冶的结果。它往往是思想观念及其物化形式的综合,它不但具有外在的特色,而且含有观念的特色。文化现象是人们对现象的感受上升到理性概括的认识产物。
中文名
文化现象
外文名
Apperance of culture
属 于
人类文化外部状态和联系
分 类
古象雄文化 草根文化等
目录
1
2
3
4
文化现象基本信息
人类的文化现象,从很早以前就有了。比如人们的饮食习惯、穿着习惯、表达方式等,都可称之为一种文化现象。文化现象多种多样,它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某段时期的智力程度、生存方式、生活习惯,以及文化的发展方向。对于近代的文化现象,则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的社会风气、人们的经济情况、以及政治局势,宗教文化是一种特殊文化现象,中国三教合一。
文化现象古象雄文化
作为印度佛教传入西藏以前的先期文化,古象雄文化的痕迹贯穿于西藏的方方面面。“从生产到生活,从民俗到信仰,处处都有象雄文化的影子。比如祭山神、转山等宗教活动仪式,都源自象雄文化。[1]
据汉文和藏文典籍记载,象雄古国(事实上是部落联盟),史称羌同、羊同;在7世纪前达到鼎盛。《藏族人口史考略》一文记载,根据军队的比例,象雄人口应不低于1000万。后来,吐蕃逐渐在西藏高原崛起,到公元8世纪,彻底征服象雄古国。此后,象雄文化渐渐消失。[2]
对于古象雄文化来说,要使其“活起来”,无法绕过一部全景式反映古象雄文明的百科全书——《象雄大藏经》。然而长期以来,因其缺乏汉译版本,致使我国对象雄文化的研究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相比之下,国外对象雄文化的研究和重视程度已走在前面,催促着我们去挖掘和梳理这一宝藏。[1]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藏文化的保护和挖掘,为此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这也使古象雄文化得以重现生机。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古象雄文献分布零散、内容庞杂,给翻译和整理它们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同时,优秀的翻译人才也十分匮乏,除了要精通古象雄文和藏文、汉文,还必须了解古象雄的历史。这些都导致我国对古象雄文化的研究一直处于滞后状态。[1]
谈及国内外关于古象雄文化的研究现状,“虽然我们拥有古象雄文化的‘所有权’,但其‘话语权’却长期落在外国人手里。”资料显示,国际上对《象雄大藏经》的翻译乃至古象雄文化的挖掘已经走在中国前面:1922年,美国学者J.F.洛克在藏东寻找手抄本《象雄大藏经》;1928年,苏联象雄学家罗列赫在那曲的夏茹寺寻找《象雄大藏经》手抄本;一些国外研究机构和相关学者已启动对《象雄大藏经》的编译工作。在象雄文字研究方面,1966年,法国率先推出了象雄词典;1968年,丹麦学者艾力克·哈尔于著《来自西藏本教的预言:一个未经探索的预言——象雄语语法词典》。日本已经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并已出版了若干研究著作。
在这种情况之下,对于古象雄文化的挖掘与保护已极为迫切地需要发出中国之声。如果古象雄文明研究工作做好了,我们将对伊朗高原文明、中亚西亚文明、欧亚大陆桥文化获得绝对性话语权,这对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乃至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都将大有裨益。[1]
在富饶灿烂的藏族文化遗产中,辉煌鼎盛的古象雄文明以 “雍仲本教”的传播为主线而得到发展,由于本教文明产生的年代久远,传播地域广阔,对藏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都有着极其深远的重要影响。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世人根本不知道“古象雄文明”,甚至连许多西藏人自己都不了解。他们只认为印度文化对西藏文化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所有来自印度的文化” 都具有伟大的价值,并且错误地认定西藏本土宗教以及印度文明以外的东西对西藏文化的形成都没什么贡献和价值。就连很多藏人自己也都误认为,在印度佛教传入西藏之前,西藏根本没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而且文化非常愚昧落后等等。这种荒谬的说法被一些正统的狂热者宣扬了数个世纪,正是由于这种状况的长期延续,导致了西藏真实历史和本土文化的遗失,同时也限制了学者们对古象雄文明和本教研究的兴趣,但此状况已经有所改变。[3]
据考古学家们的探索发现,藏族同胞族在青藏高原的发祥史非常悠久而古老,距今已经有13000年至17000年的历史了。那么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去思索这样的一个问题:“久远古老的藏族同胞民族文化,它的源头究意在何方?”[3]
答案就在西藏古老的本教!我们现代藏族同胞许许多多的习俗和生活方式,也都是古象雄时代所留传下来的。比如藏族同胞的婚丧嫁娶、天文历算、医学文学、歌舞绘画、出行选宅、则选吉日、驱灾除邪、卜算占卦等等在某种程度上也仍沿袭着本教的传统。藏族同胞还有许多独特的祈福方式:比如转神山、拜神湖、撒风马旗、悬挂五彩经幡、刻石头经文、放置玛尼堆(本教传统是刻有光明八字真言:“嗡嘛智牟耶萨林德”的石堆)、打卦、供奉朵玛盘、酥油花甚至使用转经筒等,这些都是本教的遗俗。[3]
文化现象草根文化
社会学家、民俗学家艾君在“改革开放30周年解读”中认为,每一次思想的解放、社会变革和科教的进步,都会派生和衍生出一些特殊的文化现象。而草根文化现象,正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思想的解放、意识观念的革命、科学技术的进步、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带来了一些社会大众道德观念、爱好趣味、价值审美等一些变化,出现的文化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在民间产生的大众平民文化现象。它的出现体现出改革开放后而出现的文化的多样性的特点,也可以从一定意义反映出以阳春白雪占主流的雅文化的格局已经在承受着社会文化中的“副文化、亚文化”的冲击。这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其实是社会民众的一种诉求表达,折射出社会民众的一种生活和消费需求,以及存在的心理需求。
对草根文化他这样界定:“草根文化,属于一种在一定时期内由一些特殊的群体、在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化潮流现象,它实际是一种“副文化、亚文化”现象。它具有平民文化的特质,属于一种没有特定规律和标准可循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是一种动态的、可变的文化现象,它有区别于阳春白雪的雅文化、上流文化、宫廷文化以及传统文化。”
文化现象文化研究
青少年文化研究是青少年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各青少年研究的专业刊物都刊发了大量的相关文章,同时,一些青少年文化现象亦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作为我国青少年研究领域的重镇,对青少年文化方面的话题也多有关注。2002年,团中央宣传部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组织课题组,进行了以“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与对策研究”为题的调研,并于2003年出版了课题成果——《中国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报告》,对近些年的青少年流行文化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
2004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成立了“青年文化现象与热点问题监测研究”课题组,对一些重要的青少年文化现象给以归类分析,对一些青少年热点问题做了描述与解读。课题组在集纳整理2004年期间对此所做的一系列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这份“青少年文化现象报告(2004)”。本报告在纷纭复杂、变幻多姿的青少年文化现象中采撷几种,从不同视角进行了评析。从这些评析中,可以看出当前青少年文化发展所呈现出的三个明显特征:
网络已经成为青少年文化酝酿、兴起、传播的最重要的媒介及其展示场所。报告中所列举分析的“网络日记”、“极客”、“青年闪文化”、“快闪暴走”现象等青少年文化,无不是在网络上酝酿兴起、迅速传播和充分展示的。另外一些并非兴起于网络的青少年文化现象,在当前也都在依靠网络迅速传播,如“嘻哈”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网络的传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上个世纪90年代末之前,流行歌曲还主要是通过卡带走遍天下的,而细数一下2004年最流行的几首歌曲:《老鼠爱大米》、《两只蝴蝶》以及刀郎的《2002年的第一场雪》等,之所以能够窜红大江南北,无不是依靠了网络的力量。可以说,网络已经为青少年文化的发展构建了快速通道和广阔舞台。
青少年群体正以青少年文化作为自身力量的动员、聚合和展示方式青少年不仅在自己的文化中找寻乐趣、宣泄感情、塑造思想,还通过自己的文化聚合力量,向社会展示自己的存在。比如“快闪暴走”,它即是一种青少年文化现象,也是一种青少年的娱乐方式,还是一种典型的力量动员、聚合和展示的方式。青少年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表达政治理念、利益诉求,甚至冲击现有的社会秩序。有人已经指出,“快闪暴走”实质上是“一种新型的社会动员方式”。
青少年通过青少年文化所展示的力量已经引起成人社会和主流社会的关注,人们对“快闪暴走”的担忧和报告中综述的关于《Q版语文》的争论都反映了这种关注。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童稚化、戏谑化的语言和在网络上创造使用的语言,通过网络迅速传播,并进而渗透进日常生活,改造日常用语,这其实也是一种青少年力量的体现方式,只不过这种力量的显示和作用是潜移默化的。社会对“Q”语言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并进行了激烈的争论,这可以看成是对这种力量作用的反弹。
在过去,成人社会在思考青少年文化的影响时,更多关注的是其对青少年自身的作用力——对青少年的成长有何影响,如何帮助青少年应对这种影响,而成人社会已经开始担忧和思考青少年文化所展示的力量对社会发展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应该如何应对这种影响。
青少年文化日益成为青少年群体划分的重要依据。青少年群体的划分依据有很多:地域、出生、经济背景、家庭所属的社会阶层等,而随着近几年青少年文化的发展,文化因素作为青少年群体划分的依据也越来越明显。青少年认同和参与的文化活动,成为青少年群体划分的标志;青少年以文化为纽带的群体聚合,成为青少年群体形成的又一方式。报告中所谈到的“小私”、“小资”、“博客”、“极客”、“闪客”等不同类的青少年群体,其划分依据都是青少年文化。
以文化为依据形成或划分的青少年群体同以其他因素为依据形成或划分的青少年群体一样,都具有某种可以把他们捏合在一起的同质性。这些群体有的同质性较强,有的同质性较弱;有的聚合紧密,有的聚合松散;有的规模较大,有的规模很小。同时,以文化为标志形成和区分的青少年群体也有自身的特点。这些群体往往更能有效地跨越经济背景,跨越社会阶层,跨越地域,通过网络和青少年文化活动实现群体聚合。
青少年文化发展所呈现出来的这三个明显特征,是与当下时代的社会经济发展相契合的。从发展态势看,我们完全有理由期待更积极、更精彩、更具个性化和本土化的青少年文化在今日之中国得以蓬勃的展示。本报告所提供的更多的是青少年文化现象较新的素材、初步的描述和分析,有些深层次的问题及其相关的理论思维还有待进一步探究。
参考资料
词条标签:
文化术语 ,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