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是爱国卫生运动的参与主体和最终受益者

2020-04-27 13:55    点击:    

2020年04月21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往期回顾

群众是爱国卫生运动的参与主体和最终受益者

  中青报系  

群众是爱国卫生运动的参与主体和最终受益者

 

爱国卫生进行时 群众是爱国卫生运动的参与主体和最终受益者 ——专访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李长宁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曼玉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0年04月21日   10 版)

群众是爱国卫生运动的参与主体和最终受益者

扫一扫,看视频《宅家发霉了吗?来点儿运动吧,爱国又卫生的那种》

“爱国卫生运动源于社会,源于群众,源于实践,与每个人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广大人民群众既是爱国卫生运动的参与主体,也是最终受益者。”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李长宁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专访时说。

多年来,爱国卫生运动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坚持预防为主,组织动员人民群众应对和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一系列卫生健康问题,通过“除四害”“两管五改”“五讲四美”“三讲一树”、城乡卫生环境整治、卫生城镇创建、健康城镇建设等工作,改善了城乡环境卫生面貌,提升了群众文明卫生素质,在有效控制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提高人群健康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出了重要作用。

    青年承担着宣传健康理念的历史使命

李长宁表示,青年时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将为一生的健康打下坚实基础。而且,青年是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健康观念和行为对推动全社会健康理念和行为的改变和提升发挥着重要作用。

“年轻人对家庭的影响更为直接。”李长宁说,作为儿女,他们可以把科学的健康理念、健康知识告诉父母,帮助家人健康生活;作为年轻的家长、兄姐,要充分发挥行为示范者和引导者作用,把健康理念、健康知识告诉孩子和弟妹,从小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新一代的健康素质。

从目前来看,我国年轻人的健康观念、卫生习惯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和改善。2018年全国健康素养监测结果表明,我国年轻人中,15-24岁组健康素养水平为18.45%,25-34岁组为25.09%。这两个年龄组数据虽然较2012年的9.43%和10.88%有较大提高,但整体水平还有比较大的提升空间。

李长宁表示,爱国卫生运动的核心是爱国,根本是卫生,青年要在传承爱国卫生文化,弘扬爱国卫生精神,创新爱国卫生行动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作为新时代青年,要了解我国爱国卫生运动的历史,宣传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意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积极参与爱国卫生活动,实施垃圾分类、保护环境卫生,都离不开广大青年的参与;要从自身做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用行动影响身边人。另外,年轻人要做生活中的‘健康志愿者’,传播健康信息,给他人不健康行为提个醒,顺手捡起垃圾,既彰显自己的良好素养,也会带动社会兴起卫生文明新风尚。”

“开展全民健康教育,普及卫生知识,提高全民族卫生素质”是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任务。在公共场所不做遮掩地打喷嚏、咳嗽,随地吐痰,生活中不讲卫生、不洗手,看似不拘小节,却为疾病的传播埋下隐患。

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全国爱卫办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推动多部门协作,助力联防联控,深入开展环境清洁,垃圾、废弃物和卫生死角清理的同时,更加注重健康教育和健康科普,广泛发动群众参与防控工作,传播防控知识。

    爱国卫生运动是中国特色卫生与健康工作的重要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爱国卫生运动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继承和发扬爱国卫生运动的优良传统,发挥群众工作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建设健康、宜居、美丽家园。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强调坚持预防为主,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

工作中,将爱国卫生运动作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有效载体,取得了显著成效。李长宁介绍,全国各地城乡环境卫生状况明显改善,卫生厕所覆盖率持续提升,农村集中式供水覆盖的人口比例提高到82%,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基本得到解决,重点疾病综合防控取得显著成效;社会卫生综合治理能力不断提升,疾病综合防控能力迈上新台阶,全国累计命名国家卫生城市(区)342个,卫生乡镇(县城)1452个,国家卫生城市(区)覆盖率为44%,提前实现2020年的工作目标。李长宁介绍,2019年全国爱卫办对全国所有国家卫生城市组织开展了评价工作,确定了2018年度健康城市建设示范市、各省(区、市)排名第一城市和进步最快城市名单,从评价结果看,各地健康城市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健康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在健康环境、健康社会、健康服务、健康文化等领域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在参评的37项指标中,33项指标较上一年度有所提升,29项指标高于全国平均值,24项已超过2020年国家目标值。参评城市(区)人群健康水平总体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群众健康文明素质进一步提升,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和全民健身运动等活动,健康知识和技能得到进一步普及,健康生活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从2008年的6.48%提升至2018年的17.06%,爱国卫生运动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我国积极参与全球卫生治理,分享中国经验,公共卫生的国际影响力得到提升。

2013年和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先后授予中国政府“健康(卫生)城市特别奖”和“社会健康治理杰出典范奖”,表彰中国爱国卫生运动取得的成就。世界卫生组织指出:远在“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成为全球口号之前,中国就已经通过爱国卫生运动践行着这一原则;远在“健康城市”理念诞生之前,爱国卫生运动就已经通过更好的环境和个人卫生创造了它们;远在其他国家开始讨论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之前,中国就已经制定出一套解决这些问题的框架。

“爱国卫生运动是我们党把群众路线运用于卫生防病工作的伟大创举和成功实践,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在卫生健康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爱国卫生运动,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文化优势,组织动员人民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突出卫生健康问题,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李长宁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曼玉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0年04月21日 10 版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青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返回目录  

群众是爱国卫生运动的参与主体和最终受益者

上一篇  下一篇

群众是爱国卫生运动的参与主体和最终受益者

“爱国卫生运动源于社会,源于群众,源于实践,与每个人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广大人民群众既是爱国卫生运动的参与主体,也是最终受益者。”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李长宁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专访时说。

多年来,爱国卫生运动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坚持预防为主,组织动员人民群众应对和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一系列卫生健康问题,通过“除四害”“两管五改”“五讲四美”“三讲一树”、城乡卫生环境整治、卫生城镇创建、健康城镇建设等工作,改善了城乡环境卫生面貌,提升了群众文明卫生素质,在有效控制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提高人群健康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出了重要作用。

    青年承担着宣传健康理念的历史使命

李长宁表示,青年时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将为一生的健康打下坚实基础。而且,青年是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健康观念和行为对推动全社会健康理念和行为的改变和提升发挥着重要作用。

“年轻人对家庭的影响更为直接。”李长宁说,作为儿女,他们可以把科学的健康理念、健康知识告诉父母,帮助家人健康生活;作为年轻的家长、兄姐,要充分发挥行为示范者和引导者作用,把健康理念、健康知识告诉孩子和弟妹,从小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新一代的健康素质。

从目前来看,我国年轻人的健康观念、卫生习惯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和改善。2018年全国健康素养监测结果表明,我国年轻人中,15-24岁组健康素养水平为18.45%,25-34岁组为25.09%。这两个年龄组数据虽然较2012年的9.43%和10.88%有较大提高,但整体水平还有比较大的提升空间。

李长宁表示,爱国卫生运动的核心是爱国,根本是卫生,青年要在传承爱国卫生文化,弘扬爱国卫生精神,创新爱国卫生行动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作为新时代青年,要了解我国爱国卫生运动的历史,宣传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意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积极参与爱国卫生活动,实施垃圾分类、保护环境卫生,都离不开广大青年的参与;要从自身做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用行动影响身边人。另外,年轻人要做生活中的‘健康志愿者’,传播健康信息,给他人不健康行为提个醒,顺手捡起垃圾,既彰显自己的良好素养,也会带动社会兴起卫生文明新风尚。”

“开展全民健康教育,普及卫生知识,提高全民族卫生素质”是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任务。在公共场所不做遮掩地打喷嚏、咳嗽,随地吐痰,生活中不讲卫生、不洗手,看似不拘小节,却为疾病的传播埋下隐患。

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全国爱卫办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推动多部门协作,助力联防联控,深入开展环境清洁,垃圾、废弃物和卫生死角清理的同时,更加注重健康教育和健康科普,广泛发动群众参与防控工作,传播防控知识。

    爱国卫生运动是中国特色卫生与健康工作的重要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爱国卫生运动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继承和发扬爱国卫生运动的优良传统,发挥群众工作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建设健康、宜居、美丽家园。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强调坚持预防为主,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

工作中,将爱国卫生运动作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有效载体,取得了显著成效。李长宁介绍,全国各地城乡环境卫生状况明显改善,卫生厕所覆盖率持续提升,农村集中式供水覆盖的人口比例提高到82%,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基本得到解决,重点疾病综合防控取得显著成效;社会卫生综合治理能力不断提升,疾病综合防控能力迈上新台阶,全国累计命名国家卫生城市(区)342个,卫生乡镇(县城)1452个,国家卫生城市(区)覆盖率为44%,提前实现2020年的工作目标。李长宁介绍,2019年全国爱卫办对全国所有国家卫生城市组织开展了评价工作,确定了2018年度健康城市建设示范市、各省(区、市)排名第一城市和进步最快城市名单,从评价结果看,各地健康城市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健康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在健康环境、健康社会、健康服务、健康文化等领域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在参评的37项指标中,33项指标较上一年度有所提升,29项指标高于全国平均值,24项已超过2020年国家目标值。参评城市(区)人群健康水平总体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群众健康文明素质进一步提升,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和全民健身运动等活动,健康知识和技能得到进一步普及,健康生活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从2008年的6.48%提升至2018年的17.06%,爱国卫生运动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我国积极参与全球卫生治理,分享中国经验,公共卫生的国际影响力得到提升。

2013年和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先后授予中国政府“健康(卫生)城市特别奖”和“社会健康治理杰出典范奖”,表彰中国爱国卫生运动取得的成就。世界卫生组织指出:远在“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成为全球口号之前,中国就已经通过爱国卫生运动践行着这一原则;远在“健康城市”理念诞生之前,爱国卫生运动就已经通过更好的环境和个人卫生创造了它们;远在其他国家开始讨论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之前,中国就已经制定出一套解决这些问题的框架。

“爱国卫生运动是我们党把群众路线运用于卫生防病工作的伟大创举和成功实践,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在卫生健康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爱国卫生运动,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文化优势,组织动员人民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突出卫生健康问题,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李长宁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曼玉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