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拥军情 常州妈妈朱立凤和边疆兵儿子们的故事

2017-02-18 08:43    点击:    

  66岁的朱立凤,一说起话来中气十足,骨子里透着一股刚强的劲儿,这也许就是“兵妈妈”独有的气质。刚刚入选江苏省“最美拥军人物”的她,又开始准备着9月6日第15次远赴新疆。“20周年了,今年是我和松拜边防连结识的第20年!”朱立凤激动说,这次她要为新疆的兵儿子们送去自己出版的影集《爱在边关》,里面记录着她20年的拥军情。

  要怎么介绍朱立凤呢?16岁响应党的号召踏上了去新疆的火车、回到常州艰苦创业、1996年再次来到伊犁特克斯河畔格登山下结识了松拜边防连,至此,她先后14次远赴新疆边防连看望官兵。20年来,朱立凤共给松拜边防连官兵写了近千封充满浓浓母爱的书信,在物质上支持边防连的同时,她始终在思想上、感情上和官兵同频共振,边防连的官兵们都亲切的称呼她为“兵妈妈”。这里面有太多太多的故事可讲。

  关于第一声“朱妈妈”的故事

  你也许会奇怪,为什么这样的一个拥军人物,会被战士们称作“妈妈”呢?

  1996年9月,朱立凤随中国摄影家采风团偶然来到伊犁特克斯河畔格登山下松拜边防连。那是一个环境极其艰苦、路途遥远的地方,极少有人去。她得知,边防战士夏天在40度高温下卫国戍边,冬天在零下40度严寒中屹立边境。没有一个妈妈能够来此探望,半年才能收到一封家信,看着自己儿女一般年纪的边防官兵,朱立凤十分震撼与感动被深深感动了。当时,一位四川籍的班长蒋斌情不自禁喊出一声“朱妈妈”,顿时激起当地战士们心中的共鸣。

  一份连接常州和松拜,跨越数千里的母子情缘就这样开始了。

  “我每次新疆,总要费劲心思想着给边关的兵儿子们带点什么礼物。”朱立凤说,漫漫20年,她送过月饼、送过保温杯、送过健身器材、送过很多很多,自己也记不清了,虽然边防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她带去的温暖和关爱一直流淌在每一名战士的心中。

  2000年,朱立凤三上松拜,收到全连官兵一份特殊的礼物——“妈妈号”坦克模型。她同时获悉,边防连中来自甘肃陇西的霍俊红考上了乌鲁木齐陆军学院。“战士就是我的孩子,我的孩子有出息,我这个做母亲的怎么能不给点奖励呢!”她在连队设立的“朱妈妈个人成才基金”,只要是立功受奖、考上军校的兵儿子,都给予奖励。当朱妈妈拿着奖金送到霍俊红值勤的哨楼,霍俊红非常激动,他说:“从小到大,亲妈妈都从来没有给这么多钱。”

  几百元钱虽然不多,但对于战士们却是莫大的精神鼓舞。至今,已经有80多人次获得“朱妈妈个人成才基金”。

  关于“侯波妈妈的重托”的故事

  2010年“八一”前夕,朱立凤第10次来到边关。这一次边关行意义非同寻常,因为她带着86岁老兵、中国著名女摄影家侯波妈妈的重托,带来了她老人家亲笔签名的红色经典名作《开国大典》及《毛主席接见库尔班?吐鲁木》。

  老八路徐肖冰、侯波,这对摄影界著名红色“摄影伉俪”双双获得中国摄影金像奖,终身成就奖。朱妈妈结识二老也有20多年了,因为学习摄影走到一起,善良温馨、勤俭朴素的二老认朱立凤为干女儿。

  2004年春节,二老看到中央电视台播报朱妈妈大雪天去新疆边防慰问部队的情景时,激动地哭了。回来后朱妈妈去北京探望二老时,他们翘着大拇指说:“你做得好!做得好!替我们多做点慰问子弟兵的工作,我们感谢你,我们也是老兵啊,对部队有深厚的感情啊!”

  2015年10月14日傍晚,华灯初上,常州北站偌大的广场已行人寥寥。朱立凤她拖着尚未痊癒的伤腿,提前1个多小时,前来迎接从新疆边关赶来看望她的兵儿子。

  这天迎接的是她上千个兵儿子中的一位——新疆伊宁县委常委,立过4个三等功的人武部政委李光禄。母子相见,紧紧相拥,激动之情无以言表。这一年,因为腿上有伤,朱立凤没能前往边关,李光禄专程赶赴常州并代表全体兵儿子,来看望他们已经喊了20年的妈妈。李光禄说:“没有妈妈当年的关爱和鼓励,就没有我们今天的成长和进步,妈妈每年的边关之行,对部队官兵产生的巨大影响和鼓励是任何力量也替代不了的。如今,妈妈头发已经花白,身子骨也没以前硬朗了,我们看了好心痛。20年来妈妈一直去新疆看望我们,从今往后,我们要多来看望妈妈!孝敬妈妈!”感人肺腑的话语,令人为之动容。

  20年时光,弹指一挥间。兵妈妈朱立凤从不惑之年走向了花甲,她第一次见面的兵儿子们也从风华正茂步入了人到中年。时光在流逝,母子之情却在日益加深,一茬又一茬新入伍的兵儿子在不断地增多,兵妈妈的幸福指数也在不断地攀升……(杨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