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党史

2016-10-22 15:39    点击: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我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聚焦人民实践创造,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努力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学习贯彻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对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确保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担起重任,在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

  国家和民族发展是学术研究的源头活水

  忧国忧民的强烈责任意识是中国学术发展的不竭动力。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与之同呼吸、共命运,追求名节而不追求名利,是我国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学术发展的不竭推动力量。所谓“纯而又纯”的学术研究,从来都不是中国学术的主流。精品力作必然承载着鲜明的主题、倾注着深沉的情怀并具备高尚的境界。学术的问题意识,不仅来自于学者的学术或理论修养,更来自于为国为民的责任担当。对国家、民族强烈的感情,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怀,是学术问题意识的最大来源和动力,对问题理性求真的过程,又常常成就了自身的建设性学术路径。可以说,没有家国情怀的大志向,就不会有心无旁骛的大境界,也就不会产生深孚众望的大手笔。

  伟大或产生重要影响的学术成果都是从不同的侧面,深入地回答和解决关切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现实问题。思想来源于实践,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学术的境界、水平、造诣从来都与时代、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紧密相连。离开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鲜活实践,脱离了时代感召的现实关怀,自说自话、自娱自乐的书斋式学术追求,无论是研究内容还是研究形式必然会陷入小众,并在封闭中走向式微。学术研究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活动,研究者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研究什么,主张什么,都会打下社会烙印,所谓学术研究不同时期的阶段性特点,多半表现为不同时代、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对重大问题不同形式的探究与回答。

  经世致用是中国学术一以贯之的追求。经世致用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学而优则仕”“以天下为己任”是中国知识分子关注社会现实,运用所学解决社会问题,以达到国治民安的价值追求。直面社会矛盾,反对不切实际的空虚之学,倡导实效、求实、务实,是中国学术研究的鲜明特点。每当社会转型或面临危机之时,进步的中国知识分子更是以此为号召,将学术研究参与到中国未来的发展走向之中。理论源于社会实践,又反过来指导社会实践。现实的急剧变化总会带来理论探索的活跃。当代中国正经历着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伟大的实践为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面对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面对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呈现、各类风险不断增多的新形势,学术研究的各领域都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自觉地站在国家和民族发展大局的立场上想问题、做研究,在时代洪流中顺势而为,才能产生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成果。

  努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学术研究探索真理、启迪智慧的目的是为了改造社会,促进人类进步。无论是千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生理想;还是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明确提出的要“用社会科学来了解社会,改造社会,进行社会革命”;还是改革开放以来每一次重大理论创新对实践的有力推进,都彰显了社会科学对国家和民族发展无可替代的重大意义。而这种积极作用是否能够发挥的决定性因素,则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观察、思考问题的观点及价值取向。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立志高远、勇于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的必备素质,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时代职责。高远的目标才能够提升学者的精神境界,使其拥有更为宽阔的学术眼光;勇于和善于创新、建构、实验,才能科学把握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基本特点和着力点,才能通过研究新情况、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才能不断推进学科、学术、话语创新,并以此推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这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努力的过程,需要实践的检验和时间的考验,需要赢得全社会的广泛认同,对于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讲,这是一场全面、持久的耐力比拼,只有具备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才能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也才能够完善、实现个人的学术追求。

  多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学术成果

  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从来就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先导或标志。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作为社会价值和时代精神的倡导者、引领者,要发思想之先声,首先就要在开拓自身的研究领域中树立良好的学术道德,以严谨的学术作风坚守学术底线,以端正的学风引领世风。对学术道德的坚守,凭借的不仅仅是自信和感情,更须定力与韧性,才能勇毅笃行。纵观古今中外,没有哪一个伟大的学者不是通过对真理的不断追求和维护取得伟大成就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只有自觉遵守学术规范,弘扬科学精神,讲究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才能有“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执著坚守,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底线,也才能以高尚的品德为世人树立榜样,以渊博的知识著书立说,做出大学问、真学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要增强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就必须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作为先进思想的倡导者,要用高质量、高水平的研究成果阐释真善美,揭露假恶丑,把正确的态度观点、积极的价值取向传递给人民,就必须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引导人们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才能不断地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只有准确把握时代的脉搏,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才能实现以深刻的理论、学术思想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从而不断为社会发展集聚正能量,更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理论和中国智慧。也唯其如此,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才能真正实现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高度统一。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