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二号发射回顾:相隔千里,共同见证历史
(原标题:天宫二号发射回顾:相隔千里,共同见证历史)
这是13日新华社记者独家使用无人机航拍大漠深处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新华社记者曾涛摄
原标题:天宫二号发射现场回顾:相隔千里,他们共同见证历史
新华社北京9月16日新媒体专电 9月15日22时04分,中国长征二号FT2火箭,搭载着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这个中秋节,在酒泉和北京两个相隔数千里的城市,航天人共同见证了中国航天新的历史。
【酒泉】
入秋,身处戈壁的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气氛平静而安详。这里与闹市隔绝,颇有几分广寒宫的静谧,虽然天气转凉,但白天太阳依然灼人。
15日下午,记者驱车赶赴酒泉卫星发射场。一路前行,沿途会不时出现颇有历史感的建筑,见证着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壮大的历史。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地标性建筑——东风礼堂,建于上世纪60年代。那时国家经济十分困难,老一辈中国航天人筚路蓝缕,艰苦创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历史。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有一家特产店,主要售卖大枣、奶片等当地特产。老板娘的爱人也在航天战线上工作,2011年她第一次看火箭发射。“给我冻得够呛,”她说,“那时候才知道,老公真不容易。”
14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气象室主任尹洁(中)带领人员进行天气图绘制和气象系统分析。新华社记者琚振华摄; ; ; ; 晚上19时左右,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气象室主任尹洁,收到了最新的气象预报:15日晚间,酒泉小风,有云,温度适宜。她肯定地对记者说:“这样的气象条件可以满足发射要求。”她透露,气象室主要提供气象预报,并进行危险天气监测和预警;气象室会梳理近十年的复杂气象资料,设定出极端的天气条件进行演练,然后倒逼式检查,以提高预报能力并完善预案。尹洁进行气象监测时,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副总设计师刘峰也在忙碌。他向记者介绍,为考核长征二号FT2运载火箭的电气系统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电气系统的测试次数和系统加电时间均有所增加。他说:“目前,长征二号FT2运载火箭已完成发射前的各项起飞准备工作。”
【北京】
酒泉在忙碌着,远在千里之外的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简称:飞控中心)的大院里也已少见走动的人。大部分工作人员都已在岗位上,进行着紧张的准备工作。此次航天任务的组织指挥、数据处理、轨道计算、计划生成和指令发送等一系列关键工作,都在飞控中心里实施。同时,飞控中心还是任务测控通信指挥部。
飞控中心副主任李剑,担任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测控通信指挥部指挥长。他介绍,飞控中心做了大量精心准备,先后完成了100多套飞控实施方案并顺利通过专家评审,组织了近200次联调演练。鉴于任务周期长、试验项目新、技术要求高,飞控中心专门成立了型号任务团队,攻克5项关键飞控技术难题,梳理制定800多个故障预案,升级改造20余个飞控软件系统,调整完善10项硬件系统。
李剑说:“目前,中心所有技术状态已全部固化,所有的技术问题已全部归零,所有的准备工作已全部就绪,只待火箭点火的号令。”
飞控中心总工程师周立,正在飞控大厅里忙碌。他说,火箭点火之前,飞控中心科技人员还将进行一次发射段内部演练,随后与各参试系统进行2次综合检查,“这既是为了帮助科技人员尽快进入临战状态,也是为了再次确认任务链路畅通无阻、软硬件系统状态良好。”
朱峰登近照。 新华社记者宋玉萌摄; ; ; ; 1988年出生的朱峰登,已历经过神舟十号、嫦娥三号等航天发射任务。不到30岁的他,现在已是飞控中心神舟十一号任务上行控制主管设计师,负责管控所有发往神舟十一号的指令和数据。他略显腼腆,但一聊起航天,话匣子就打开了。他说,他的主要任务是在一个月以后,所以才有时间接受采访,向大家介绍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发射成功】
尽管已是秋天,但地处大漠的发射场仍是蚊虫众多。新华社记者曾涛摄; ; ; ;;虽已入秋,但不管白天还是晚上,酒泉发射场里仍蚊虫众多,记者手上就趴着一只贪婪的蚊子。但这并不影响人们对航天发射的观看热情。晚间,发射场外已聚集了不少观众,他们正在明月下静待天宫二号的发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计划部副部长郭忠来对记者说,经过前期充分准备和检查评审确认,现在发射场中心各系统技术状态正常,设施设备功能正常,“完全具备执行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的条件。”天宫二号的总设计师朱枞鹏说:“天宫二号状态正常,与其搭载的空间应用系统协同良好。” 一切已准备就绪。
现场已聚集了不少观众,他们正在明月下静待天宫二号的发射。; ; ; ;;22时04分09秒,“5,4,3,2,1,点火!”长征二号FT2火箭,搭载着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直入苍穹……
很快,北京的飞控中心开始忙碌起来。
航区内各测控站点陆续传来报告:“发现目标、跟踪正常、遥测信号正常,飞行正常……”
“(天空二号)太阳帆板展开,工况正常……”
“出轨参数、分离点参数已向各方向发出,后续工作按照计划正常实施。”……
飞控中心反馈一切正常,确认天宫二号成功发射。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实验室,终于翱翔天外,中国载人航天开始进入空间应用发展的新阶段。
朱峰登说,航天器发射后,就是地面对航天器实施控制了,“未来一个月,我会非常非常忙……”(采写记者王绥翊、王东明、宋玉萌、王婷、陈曦、魏骅、曾涛、琚振华)
(原标题:天宫二号发射回顾:相隔千里,共同见证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