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点]记者眼中的舞蹈大师戴爱莲
新华网北京2月17日电(记者闵捷)在中国舞蹈界,有一位大师级的人物,人们称她“戴先生”。是她,在1940年从英国风尘仆仆地归来、以舞蹈家的身份活跃在抗日救亡的舞台上;是她,亲手创建了新中国的第一所芭蕾舞学校,开创了中国舞蹈教育的先河;是她,担任了第一任国家舞蹈团团长、第一任中央芭蕾舞团团长、第一任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 戴爱莲,这个被称为“中国的邓肯”的著名舞蹈家,今年原本适逢90大寿,然而,
2月17日上午10时,戴爱莲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她的遗体安放在鲜花丛中,神态安详。数百位文化艺术界人士以及她的生前好友纷纷前来送行,很多人在和她轻声告别后痛哭失声。 在1988年春天和1999年秋天,记者曾两次采访了戴爱莲。第一次是随英国皇家塞德勒斯—威尔斯芭蕾舞团(现英国皇家伯明翰芭蕾舞团)一起到戴爱莲家做客,当时戴爱莲72岁,依然热情洋溢;第二次是为纪念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追访当年的归国华侨而对她进行了专访,那一年戴爱莲83岁。谈起1949年骑车到西直门迎接解放军进北京、在北海后门即兴跳舞赢得掌声一片,思路还相当清晰。如今又是7年过去,音容笑貌犹在,却是斯人已逝,风范长存。 戴爱莲的寓所,坐落在北京西城区车公庄大街的华侨公寓。在她家简朴而宽敞的客厅里,黄永玉的彩墨荷花图、李铎的“德艺双臻”题词、叶浅予专为她创作的舞蹈国画,似乎都在诉说着这位女艺术家多姿多彩、充满传奇的一生。 戴爱莲的好友兼助手吴静姝告诉记者,戴爱莲是去年9月住院治疗的,当时她主要的症状是腰疼、关节疼,浑身无力,严重的时候不仅不能走路,连翻身都很困难。后来经过检查才发现,她的骨结核已经很严重了,对症下药后,病情有些好转,但反反复复。后期,她的全身器官衰竭,有时输液时她着急地叫:“不要,不要,我要当一只自由的小鸟。”吴静姝鼓励她,要与病魔战斗。她在思路清楚的时候还表示:“好吧,我战斗。”弥留之际,她嘱咐说,要把全部个人财产——包括房产和存款都捐给国家。 就在她去世之前半年多——2005年7月,她还坐着轮椅飞到加拿大参加当地华人举办的“中国文化周”活动。当地华人特地为她举办了“荷香妙舞敬爱莲”舞蹈晚会,祝贺戴爱莲九十岁生日。 戴爱莲的寓所非常简朴,没什么时兴的家具和电器,她的生活方式也非常简单,经常是几片面包,一份沙拉就是一顿饭,这样长期生活不规律也是她患病的原因之一。她的女儿叶明明介绍说,晚年的她平时几乎不出家门,每天的生活就是白天看英文报纸和中央电视台英文频道,晚上看网球,因为欧洲网球比赛的转播时间都在夜间,戴爱莲也跟着熬夜看。 1999年9月,为纪念新中国成立50周年,新华社专门组织了一组对当年归国华侨的报道,记者与戴先生联系后到她家进行了专访。83岁的戴爱莲,静静地坐在桌前,灰白的头发挽成发髻盘在脑后,精神奕奕。回忆起当年从英国回国、参加开国大典,以及此后风风雨雨60年的经历,她感慨良多。 1940年,24岁的戴爱莲经援华运动委员会介绍,从英国回到香港。宋庆龄听到她回来的消息后派人约她见面,并热情地邀请戴爱莲参加“保卫中国同盟”,还为她安排了一场义演,顿时名声大振。后来她又深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汲取民族舞蹈营养,并于1946年在重庆推出一台“边疆舞蹈大会”,轰动一时。戴爱莲因此被称为“中国的邓肯”,应邀到美国演出、讲学,成为中国芭蕾舞奠基人之一。 在香港,戴爱莲与新结识不久的画家叶浅予相爱,并准备结婚。当时戴爱莲原本准备在她的亲戚家举行婚礼,但由于亲友太多,作为主婚人的宋庆龄决定让他们把婚礼改到她的办公室举行。婚礼结束后,宋庆龄还特意为戴爱莲给周恩来写了一封信,介绍她和叶浅予到重庆时去找周恩来。他们在重庆果然受到了周恩来和邓颖超的热情接待。 在戴爱莲小客厅的书架上,摆放着一些老照片。一张黑白的宋庆龄的照片,放在显眼的位置。戴爱莲说:“宋庆龄是我的老朋友,我很怀念她。”溢于言表的那份深情,令人感动。 新中国成立后,戴爱莲担任了几个舞蹈团体的负责人和新创建的北京舞蹈学校校长,并先后创作出《荷花舞》《飞天》两个被中国舞蹈界公认的“20世纪经典之作”。刚刚步入中年的她,事业如日中天。但是“文革”的爆发,打碎了她的梦想。50多岁的她,被迫在“五七干校”种地、喂猪,和壮小伙子干一样的活,身体一度几乎垮掉。“在最困难的时候,我两次想到自杀。”戴爱莲停顿了一下,紧闭嘴唇,表情严肃。 凭着对生活的信念和乐观,戴爱莲终于熬过了“文革”劫难。复出工作后,她先后出任中央歌剧舞剧院芭蕾舞团团长、中国舞协第一届主席、中国文联委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舞蹈理事会副主席、中国舞蹈家协会名誉主席等职,全身心地投入到她钟爱的舞蹈事业中。有“国际舞蹈大使”美誉的戴爱莲,改革开放后一直活跃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她不顾年事已高,穿梭于亚洲、美洲、欧洲的各国之间,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杰出贡献。她说:“我要让世界了解优秀的中国文化,也要把世界上优秀的舞蹈艺术带给中国同胞。”她不断到各国讲学,介绍中国优秀的舞蹈艺术。1982年,她作为亚洲代表当选为国际舞蹈理事会副主席。 在英国皇家舞蹈学院的大厅里,陈列着世界上四位杰出女性舞蹈艺术家的塑像,其中之一便是著名雕塑家威利·苏考普为戴爱莲做的塑像。这是世界舞蹈界对她艺术成就的肯定。 那天采访将结束时已是黄昏时分,房间里光线昏暗。窗外,高大的法国梧桐树影婆娑,一缕斜阳照在她瘦削的脸上,逆光望去,宛如一尊雕像。(完)
[文化视点]记者眼中的舞蹈大师戴爱莲
2006年02月17日21:00 新华网
她却在元宵节前夕悄然离去。围绕她的艺术与人生的传奇般的故事,也由此画上了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