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梁祝”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视点)

2019-05-14 13:31    点击:    

  随着“梁祝传说”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启动,梁祝文化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
    梁祝文化有这样的主要特征:
    根植于民间,流传时间悠久。“梁祝传说”形成的时间有1600余年,主要靠人们以民间传说的方式,口头传承而保留下来。目前国内最早的关于梁祝的文字记载,为初唐梁载言的《十道回蕃志》,所记梁祝同学、同冢等项不到80个字;到晚唐张读的传奇小说《宣室志》中的梁祝,是至今我们看到的较早的梁祝文艺作品,故事初具规模,也仅120余字。到了元曲兴盛时期,元杂剧四大家之一的白朴,创作了《祝英台死嫁梁山伯》杂剧,为民间戏曲表演梁祝故事开了先河。故事在基本定型之后,依然没有停止它的流传发展,反而出现更多新的异说。
    流传区域广泛,远播世界。梁祝从诞生之日起,向中国的各个地区、各个民族流传辐射。据目前所知,全国有浙江、江苏、安徽、山东、河北、河南、甘肃、四川、云南、广东、福建等11个省,保留着“梁祝”文化的遗址。其中有浙江宁波梁山伯庙、浙江上虞祝家庄遗址、浙江杭州万松书院、江苏宜兴善卷洞、江苏江都梁祝墓、安徽舒城梅心驿梁祝墓、山东嘉祥梁祝墓、山东济宁微山马坡梁祝墓、山东曲阜梁祝读书处、山东邹县峄山梁祝读书处,河南汝南红罗山梁祝读书处、河南汝南马乡梁祝墓、河北河间林镇梁祝墓、甘肃清水梁祝墓、四川合川梁祝墓等17处之多。梁祝传说早在100多年前就流传到了朝鲜、越南、缅甸、日本、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许多亚洲国家,并由此而传入欧美。1873年,它的第一部爪哇文译本问世,此后马来文、巴厘文、马杜拉文的译本也相继问世。而早在这些译本之前,在这些地方居住的华人,因众口相传梁祝传说早已家喻户晓了。由此而改编的地方戏———爪哇的吉多伯拉(ketoprat)和巴厘的阿尔嘉(Aria)都得到观众的很高评价。半个世纪前,刘半农的女儿刘小蕙,曾从法文转译出自俄国版的《誓约》(俄国学者尼·盖·加林·米哈依洛夫斯基于1898年环球旅行经朝鲜时采集到的流传于朝鲜北部的梁祝故事),可见在当时俄法等国也都能见到这一传说。特别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周恩来总理把我国第一部彩色戏曲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带到日内瓦放映后,在西方社会引起了轰动,该影片被誉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而随着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演出成功,使这一传说飞越重洋,在英、美、法、德、意、澳、日及原苏联等世界众多国家和地区风靡一时,协奏曲的片段被法、美、日等国家艺术家们在电影、舞曲等多种艺术表演形式中选用,柬埔寨还以本国文将其改编成连载故事。
    其思想内涵具有永恒性和普遍性。梁祝故事所反映的思想内容十分丰富,如追求爱情自由、强烈的求知欲望和生生不息的生命观,也体现了一种民族精神。祝英台女扮男装,为的是寻求男女平等,习书学文;敢于违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的是追求真正的爱情,摒弃“门当户对”“夫贵妻荣”的传统婚姻观念;当见到梁山伯为自己病死时,她又以死抗争,不惜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而梁山伯对祝英台情深义重,对爱情忠贞不渝;这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
    梁祝文化传播形式最为丰富。单从民间工艺美术来说,就有年画、版画、剪纸、艺术模型、彩陶瓷塑、蝶翅工艺、石雕木雕、刺绣草编、泥塑面塑等等。梁祝文化展示最丰富的当属戏曲,在中国上百个戏曲剧种中,几乎都有梁祝的剧目。梁祝文化由民间的通俗文学而戏剧化而艺术化,并以民间故事、歌谣、传奇、木鱼书、戏剧、曲艺、音乐等形式传播。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对梁祝文化的进一步开发和持续发展,有了电影、小提琴协奏曲、歌剧、芭蕾舞剧、电视剧乃至杂技艺术、文化旅游等,几乎涉及了艺术领域中所有主要的艺术形式,成为家喻户晓的文化现象。特别是由设在宁波的“中国梁祝文化研究中心”组织编纂,由中华书局出版的《梁祝文化大观》,内容包罗万象,极为丰富,被文化大师钟敬文先生誉为“蔚为大观”的巨著,被北京国家图书馆和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收藏。
    梁祝作为文化遗产,迫切需要保护。随着现代化、城市化的影响,梁祝传说传承的环境正在消失,传承者后继乏人。即使在梁祝传说的发源地如宁波鄞州地区,大部分青年人也已经不能完整地讲述梁祝故事。在不久的将来,很可能再也找不到梁祝传说的传承者、说唱者。倘若梁祝文化的根一旦枯死,不但会失去继续创新的能力,而且梁祝文化也必然会枯萎。因此,将梁祝传说作为一种无形的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已是迫在眉睫的当务之急。
    摘自《中国文化报》胡剑平文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4年05月15日 第七版)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