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简”证实古文《尚书》存伪作

2019-05-20 18:29    点击:    

清华简《摄命》简文.jpg

▲清华简《摄命》局部  中西书局供图

距今2300年的清华简沉默不语,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李学勤领衔的学人团队与之潜心神交,廓清一个个历史谜团,擦亮一簇簇先人智慧。11月17日,借清华简入藏暨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成立10周年之机, 由中西书局出版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第八辑整理报告在京发布,已经为清华简亢奋了10年的学界再次一振——清华简的主体内容是经史,此次却以1篇书类文献、7篇子类文献拓宽了人们对它的认识,此8篇均为传世文献及以往出土材料所未见的佚篇,其中的书类文献《摄命》被认为是《尚书》中失传已久的《冏命》,另外的《邦家之政》等6篇中富含的治国理政思想,能穿越时空成为今天的醒世箴言,《八气五味五祀五行之属》则揭秘了二十四节气的前身其实是“八节”。

第八辑整理报告书影.png

证实传世“古文《尚书》”有伪

传世至今的《尚书》是东晋梅赜敬献朝廷的,包含33篇用汉代通行隶书整理之后的“今文《尚书》”和25篇来历蹊跷的“古文《尚书》”。传世的“古文《尚书》”伪不伪?伪在哪里?古代史研究专家张政烺生前总是说,“什么时候挖出《尚书》就好了。”清华简的现世弥补了张政烺的遗愿,它的进一步释读则为传世“古文《尚书》”有伪下了定论。

经考证,清华简中的《摄命》是《尚书》中失传已久的《冏命》。“摄”与“冏”的古文字有关联,“冏”是“摄”之讹。传世“古文《尚书》”中的《冏命》与清华简《摄命》在内容上完全不同,而《摄命》文句与《周书》、西周中晚期铭文相类,也能印证《尚书序》的相关记载,进而可判定《冏命》是后人伪作。

《摄命》用32支简记载了周天子命令摄“出纳朕命”,协于畿内御事百官与畿外四方大小邦,告诫摄勤恤政事、康惠小民、毋敢酗酒。根据简文中王与摄的叔侄关系,再结合其他传世文献,研究人员推测“摄”应为懿王太子夷王燮,周天子则是孝王辟方。这篇规格很高的册命对于西周史和《尚书》流传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十周年纪念展一角  江胜信摄.jpg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十周年纪念展一角 江胜信 摄

记载尚贤、节用、省察民心等治国理念

除《摄命》之外,此次发布的《邦家之政》《邦家处位》《治邦之道》《心是谓中》《天下之道》《虞夏殷周之治》等6篇也富含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思想。它们的篇幅从3支至27支简不等,或有残缺,或无编号,很难全部连缀、释读,但仍能看到思想火光闪耀其间。

《邦家之政》假托孔子与某公的对话,阐述了治国为政的理念,倡导慎始扶正、善治人事、节俭、薄葬、均分,既反映儒家理念,又与墨家思想相合;《邦家处位》以正反对比的方式分析不同的用人之道导致的不同后果,推崇贡选良人,认为“取能有度”则“政是导之”,而无需求助权谋;《治邦之道》围绕如何治国安邦展开,其中许多论述与《墨子》一书的思想关系密切,涉及到尚贤、节用、节葬、非命等内容,对研究墨家学说及其在战国时期的传播颇有价值;《心是谓中》是战国时期性命之学的重要文献,强调人之有为在于谋而有度,处理好“心”与“身”、“身命”与“天命”的关系,体现了战国时期有关天命、心性的思想;《天下之道》是一篇政论文,认为天下之道就是一守一攻,而攻守之道关键在于省察民心、得到民心;《虞夏殷周之治》论述了虞、夏、商、周四代礼乐上的特点,来阐发崇简戒奢的治国思想,对于研究夏商周的礼乐制度有一定的文献价值。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十周年纪念展的一角  江胜信摄.jpg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十周年纪念展一角  江胜信 摄

清华简会留给子子孙孙来讨论

一年有多少个节气?24个。据史记载,一年24个节气早在秦汉年间就完全确立了。再往前推,周朝时只有8个节气,商朝只有4个,所谓“四时八节”。

清华简中的《八气五味五祀五行之属》讲述了4组内容:第一组是8个节气的推算;第二组是酸甘苦辛咸五味的功效;第三组是五祀、五神与五行的相配;第四组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的特点。

在清华简中,《耆夜》等涉及“诗”,《摄命》等涉及“书”,《虞夏殷周之治》等涉及“礼”,《八气五味五祀五行之属》等涉及“易”,《系年》等涉及“史”,《周公之琴舞》等涉及“乐”,《算表》等涉及科学并被尼斯世界纪录核实为目前发现的人类最早的十进制计算器……清华简入藏10年来,随着不断的整理和释读,它的丰博内容引起世人惊叹。

自2010年起,上海的中西书局以差不多一年一辑的速度,出版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对清华简的整理报告。中西书局社长秦志华透露,下一辑即第九辑整理报告预计明年10月份前后发布。李学勤估算,全部整理报告的体量大约为十六、十七辑,也就是说,目前约完成一半。抱病中的他为清华简入藏暨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成立10周年发来贺信,表示“清华简的保护、整理和发表是‘中心’的责任,而清华简的深入研究则需要中外学术界共同参与”。他曾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就算全部整理完了,那也只是凭我们现在的能力,提供一个本子,请大家来继续研究,清华简会留给子子孙孙来讨论。”

对此,中心常务副主任黄德宽也很坦然:“如孔子所言,‘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将空白留给一代代学者做下去,也有其意义。”

病中的李学勤先生让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黄德宽代为宣读致辞  江胜信 摄.jpg

▲病中的李学勤先生让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黄德宽代为宣读致辞  江胜信 摄

来自香港的张光裕教授为纪念会致辞  江胜信 摄.jpg

▲来自香港的张光裕教授为纪念会致辞 江胜信摄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