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丨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市场化进程
(资料图片)
尽管人民币国际化的形势喜人,但与中国经济体量的提升相比还是有着巨大的差距,与其他国际主要货币的市场化使用程度相比也还有很大的差距,无论是占比还是市场使用情况,未来都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唐福勇
尽管人民币国际化在近些年得到了快速推进,但其真正广泛接受和使用的范畴仍然有限。即使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后,人民币成为SDR篮子内第五种货币(前四种为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在某种程度上人民币已经在全球获得认可并成为国际货币,但在市场化运用中,人民币国际化的市场化程度仍是需要一步一步来实现。而在上周,在欧洲,人民币可谓走出了一大步。
欧洲央行上周对外宣布,其已于今年上半年完成相当于5亿欧元的人民币外汇储备的投资。这是欧洲央行首次主动配置人民币外汇储备资产。专家分析,这既凸显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地位的提升,也表现了在中国稳中向好经济背景下,国际社会对人民币的进一步看好。而从市场化的角度而言,也表明中国与欧元区的贸易伙伴关系更趋紧密,相关贸易结算中越来越多地使用到人民币。这一点,从中国与欧元区国家越来越多的铁路货运专列可见一斑。
回顾过往十年,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可谓一步一个脚印,从不断增多的与各国央行签订的货币互换协议到香港、伦敦等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建立,从越来越多的人民币结算到金砖银行、丝路基金、亚投行的成立,人民币越来越广泛地在全球各地使用。
虽然相对于拥有680亿欧元外汇储备的欧洲央行来说,5亿欧元只是占其很少的比例,但这却具有巨大的象征意义。不仅意味着人民币在欧元区的进一步被认可,也开启了欧元区未来更多持有人民币的窗口。对于欧元这一仅次于美元的世界第二大储备货币背后的央行而言,在自己的外汇储备资产组合中持有人民币资产,充分说明了中国经济以及人民币已走了很远,而且行将更远。另一方面,欧洲央行此举必将令更多国家央行重视与认可人民币,增加人民币作为其官方外汇储备的信心。据媒体报道,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原所长姚余栋日前表示,到2017年1月,已经有80多家境外机构把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而在两年之前,这个数字仅为一半。
另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今年3月公布的数据,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占全球的1.1%。这也就意味着,在作为储备货币方面,人民币还有太长的路要走,因为目前的占比与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而言还远远不相称。
与储备功能相比,人民币的贸易结算已经越来越被各贸易方所接受并认可。尤其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后,沿线国家的投资与结算越来越多地开始使用人民币。据中国建设银行发布的《2016全球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显示,2016年,52%的受访企业已使用人民币进行国际贸易结算,40%的受访企业已使用离岸人民币进行融资。超过一半的受访企业表示对进入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感兴趣,25%的机构投资者表示将增加人民币资产配置。
虽然人民币国际化的形势喜人,但总体而言,与中国经济体量的提升相比还是有着巨大的差距,与其他国际主要货币的市场化使用程度相比也还有很大的差距,无论是占比还是市场使用情况,未来都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从储备功能而言,首先要继续增强世界各国对中国及中国经济增长的信心,同时也需要中国企业不断走出去,在企业的国际化中进一步推进人民币的使用。除此之外,中国也需要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相对稳定。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曹阳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