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退潮 推升对大陆好感度
2018年06月22日 04:10 旺报
洪鑫诚
近日,台湾民意基金会民调显示,台湾成年人中,有49﹪的人对大陆基本上有好感,对大陆有好感的人首度多于反感的人。此种指标性民意变化在两岸引起不小的震动。考虑到台湾民意基金会的绿色背景,这次民调结果更能说明问题。
民主开始走下神坛
赵春山教授在台媒发表评论指出,长久以来,台湾政治人物习惯以民主尺度来衡量两岸的优劣。但上述民调显示,对大陆好感度增加,可能一是因为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治理能力;二是大陆通过和平崛起,提高了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尤其两相对比之下,台湾内部政治社会的混乱,加上在国际社会的边缘化,自然会在受访者心中產生巨大反差。
其实,一方面,随着两岸民间交流量变达成质变,尤其近年来台湾人到大陆求学、工作蔚然成风,过去对大陆缺乏了解的台湾社会开始破除刻板印象,增进具体认识。又在大陆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辅之种种惠台政策的背景下,台湾人对大陆好感上升并不奇怪。
另一方面,如赵春山教授所言,「以民主尺度衡量两岸优劣」的标准正在渐渐失效。曾经,「民主」是台湾引以为傲的制度资本,也是台湾人面对大陆时的重要心理优势。
然而,几年间,台湾经济的不振和政府效能的不彰,让民主开始走下神坛,尚不成熟的台湾民主制度对内外环境变化的回应不尽如人意。一水之隔的大陆反倒在全球化遭遇逆流的情况下持续扮演世界经济和全球治理的稳定剂。
这种反差让台湾人过去仰赖「民主」取得的制度自信和心理优势锐减,也更冷静地审视大陆的制度设计及社会现实。
事实上,两岸这种剧情反转符合「制度之争」的全球趋势。近年来,曾经风靡全球,甚至被视为「歷史终结」的西方自由民主体制遭遇极大挑战。贫富分化等顽疾从内部撕裂着民主社会,民主政府的执行力及政策连续性也备受考验。全球民主衰退的浪潮与「逆全球化」风波相伴而生。
各政党拿能力说话
根据自由之家过去11年的研究,全球许多国家的民主状况持续恶化,民主制度在全球范围内节节败退。如今,越来越多民眾相信西式民主并不总是最好的治国方式。哈佛大学和墨尔本大学的研究表明,富裕民主国的千禧世代日渐厌恶民主政治,对于非民主政体的接受度正趋提升。此外,许多富裕民主国还出现了明显的政治冷漠,尤其是对于25岁以下的年轻一代来说,民选领导人的重要性被广泛质疑。
这一波民主退潮的重要启示之一,即民眾越来越关心与切身利益相关的政府实质执政表现而非抽象的意识形态与政治宣传,对「善治」(good governance)的不同可能性也持更开放的态度。
联繫此前国台办回应台湾舆论称,应该让国、民和共三党一起来比赛,谁更加爱台湾,让老百姓有更多的选择。道理异曲同工,反映了当前台湾民眾的想法,比起政党倾向,大家更加重视能不能给予人民美好的生活。
「民主」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辩题,东西方不同的政治实践都在丰富其理论土壤。而无论如何,比起台湾传统的蓝绿恶斗和两岸过去囿于意识形态的对立,两岸走向各政党拿能力说话、公平争取民心的时期,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