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台症瀰漫大陆

2018-06-22 16:43    点击:    

2018年06月22日 04:11 中国时报

杨艾俐

自从大陆发布惠台31条后,吸引台湾年轻人及专业人士登陆,台湾青年至陆创业、就业、就学等引发大陆热。最近台湾民意基金会所做的调查,台湾民眾对大陆有好感的比例首次超越反感者。但我却在大陆发现最近瀰漫的漠台症,也就是漠视台湾。这是继大陆穷台(抽台湾人的经济命脉,如减少陆客)、困台(限缩台湾外交活动空间)、笨台(吸引台湾精英,让人才流失)后,又一项孤立台湾的做法,用「漠台」降低台湾在大陆及国际的能见度,好像台湾不存在了。

大陆对台湾好感的高潮是在马英九开放大陆观光以后,大陆民眾发现台湾小而精致,人民有礼并热情,而且完整保存了中华文化,几乎是华人中的桃花源。我的大陆学生每次来台湾实习或交换,临走前很多都泪洒机场,还有希望延长交换时间的。我的一位大陆同事先生得癌症,临离开人世之际,期望我同事能安排女儿到台湾读大学。大陆《新周刊》更出过封面故事〈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名作家韩寒也写过一篇〈来自太平洋的风〉,都让台湾的名声在大陆被推至极致。

我的同事每次介绍我都说「这是从台湾来的老师」,院长也说「台湾来的老师认真负责,没话说。」说得我们都有点陶醉。很多人或许会认为这是统战之举,但我判断那是他们的真实感情。

然而2016年政党轮替后,台海两岸关系紧张,冷处理、冷对待、冷衝突一现再现,虽然大陆政府一再对台湾民间释出善意,但对主权问题丝毫不让,蔡英文不认九二共识后,大陆就直指「一国两制」了。九二共识还有模糊空间,「一国两制」就完全没有想像空间,只要看香港就知道台湾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

最近去大陆南方转了一圈,南方本来是较开放的地方,也对台湾较具好感,但是我发现那里的学者、专业人士现在对台湾转而冷漠、疏离。最常说的是「台湾经济不好,年轻人薪资太低。」、「民进党政府想独立,赖清德不是也说他是务实的台独工作者」,然后就总结一句「台湾问题很麻烦」,几乎异口同声。

以前我的大陆学生争着来台湾做交换学生,纵使自费也愿意,有的还要再留一个学期,但现在想来台的寥寥可数,我办了多年的暑期到台湾媒体实习活动,也鑑于政治紧张,学校停止办理。

很多大陆人到过台湾,也都对台湾有深厚好感,但迫于政治气氛凝重,欲言又止。如果漠台症发展至极致,或许有台湾人会认为,大陆强大了,没空管台湾,台湾可以自力更生。但大陆人从小受的教育,根深蒂固认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我最感震撼的是,第一年在汕头大学教书出了一个课堂时事测验「列举3件上星期发生的国内大事」,70%的学生都答「马英九当选国民党主席」,让我瞠目结舌。他们谈起影视明星,就会说「我们的周杰伦和梁静茹」,我真想跟他们说「是台湾的周杰伦和梁静茹」。

现阶段的台湾仍大有可为,例如台湾的精致、软实力仍为大陆有目共睹。中华文化是两岸的最大公约数,两岸的观光、交流尤其不能断。但当今政府因为拔管事件使得教师不敢去大陆学术交流,且热衷去中国化,不多久,台湾原有优势很快就会失去,「漠台症」将瀰漫得更深更广。

(中国时报)

总统要有高度 执行死刑 法务部责无旁贷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