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办医“大专科+小综合”

2016-11-05 04:15    点击:    

社会办医“大专科+小综合”


早报讯 青岛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于昨天下午在八大关会议厅举行。会议传达学习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我市社会办医情况的报告。市卫生计生委主任杨锡祥在会议上作了关于我市社会办医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2016年1到9月份,全市新增社会办医疗机构393个,增加床位1700张,我市基本形成了“大专科+小综合”的社会办医格局。
我市社会办医走在全国前列
    近年来,社会力量办医已成为我市医疗卫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我市的“医养结合”办医特色,走在全国前列。
    截至2015年底,全市社会办医疗机构3134个(含村卫生室),占医疗卫生机构总数的39.94%;医疗床位8586张,占医疗总床位数的17.63%;从业人员16637人,占医务人员总数的25.20%;提供门急诊服务1410.39万人次,占门急诊总服务人次的26.57%;提供住院服务13.74万人,占出院总人数的10.35%。其中,在市卫生计生委(市中医药管理局)设置登记的医疗机构77个,涉及综合、妇产、骨科、检验、心理、美容、康复、口腔、眼科、心血管病、中医等20多个专业(专科)领域。《意见》出台,进一步加快了全市社会办医的步伐。 2016年1-9月,全市新增社会办医疗机构393个,增加床位1700张。其中,市卫生计生委新增设置11个,投资总额7.7亿元,基本形成“大专科、小综合”的社会办医格局。
2020年社会办医床位1.5万张
“十三五”期间,我市按照每千名常住人口不低于1.5张床位的标准,为社会力量举办医疗机构预留出足够的发展空间和服务领域。社会办医疗机构可以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与公立医院形成有序竞争;可以提供高端服务,满足非基本医疗需求;可以提供康复、老年护理等紧缺服务,与公立医院形成补充。在调整和新增医疗卫生资源时,统筹考虑由符合准入标准的社会力量举办,优先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鼓励政府购买社会办医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引导社会办医向高水平、规模化方向发展;个体诊所等其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设置,不受规划布局限制,实行市场调节。到2020年,全市新增社会办医院床位7000张,社会办医院床位总量达到1.5万张,逐步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杨锡祥表示,我市严格落实许可服务事项“一窗口受理、一站式服务”的同时,围绕“公开透明、提速增效、方便社会”的服务理念,细化工作职责,优化工作流程,创新工作机制,缩短审批时限,社会办医疗机构设置许可等服务事项缩短时限35%。此外,以问题为导向,积极作为,靠前服务,建立了定期座谈交流机制,设立了微信联络平台,及时了解社会办医运行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增强了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实现了社会办医“事前咨询指导,事中容缺办理、事后回访跟进”的全程、无缝隙的延伸服务机制,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着力构建“亲”“清”的新型政商关系,促进社会办医服务环境的良性互动。
第一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
    为适应我市人口老龄化发展态势和疾病谱的改变,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多方参与、统筹规划”的总体思路,积极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医养结合”型医疗机构,引导社会办医疗机构提供“医养结合”服务,逐步建立起“政府主导、部门联动、融合发展、全面覆盖”的医养结合服务格局,形成“医中有养、医联结合、养中有医、养医签约、两院一体、居家巡诊”等六种医养结合服务模式,被国家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城市,青岛福山康复医院、青岛圣德脑血管病医院等社会办“医养结合”型医疗机构享誉全国。截至目前,全市社会办医养结合型医疗机构71家 (市级登记14家),与养老机构签约提供服务的62家,1000多家社会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居家巡诊服务,成为打造全市医、养、康、护有效衔接服务新格局的重要力量。
    截至目前,在我市社会办医疗机构中,拥有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2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1个,市级专病专技特色门诊4个,市级优秀学科带头人1名;拥有青岛开泰耳鼻喉头颈外科医院、青岛和睦家医院、青岛洪强骨科医院、青岛思达心血管病医院、青岛古镇中医医院等一批特色鲜明、发展健康的社会办医标杆。
社会办医集中在妇产美容等
    杨锡祥介绍,我市社会办医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制约社会办医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社会办医的整体服务能力与水平与我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要求依然有差距。社会办医人才匮乏。 “三多三少”现象突出。我市社会办医疗机构数量虽然较多,但与公立医疗机构相比,医护人员、病床数、住院服务量占比均偏小,主要集中在妇产、医疗美容等技术含量相对较低或营利空间相对较大的领域,服务能力与水平整体较弱。从机构类别看,营利性多,非营利性少,在市卫生计生委登记的社会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占比8%。从投资主体看,“小资本”多,“大资本”少,在全市社会办医疗机构中,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仅占3%。从业务发展看,强调做大做强的多,追求做精做细的少,部分社会办医疗机构过多地关注自身经济效益,盲目增加床位,多收病人,而对于如何做精做细,做出特色,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追求不够。社会信誉有待提高。 (记者 徐栋)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